沈平接旨。
國子監一眾司業、助教和學子跪陪。
張福手持聖旨,高聲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承天命,統御天下,賴宗廟之靈、賢臣之力,方得四海昇平,國泰民安。然近歲江南水患頻仍,圩堤潰決,田廬漂沒,災民流離,朕心深憂。今有國子監監生沈平,天資聰慧,心繫百姓,撰寫《賑災策論》,疏浚河道、加固圩堰、設廠煮粥、勸富輸粟、以工代賑、遷民高地、疫防藥備諸事,皆切中時弊,籌策精當.......。今特嘉其賢,賞““經世之材”的匾額一塊”,以及御用端硯、湖筆徽墨。其外,今後沈平若科舉高中,可許其自選官署當差。望沈平珍惜恩遇,實心任事,不負朕望,不負蒼生。
佈告天下,鹹使聞知。
欽此。”
旨意宣讀完之後。
張福笑呵呵的看著沈平,“沈公子,起身吧。”
沈平起身,雙手接旨,“學生沈平謝陛下聖恩。”
“呵呵。”
張福臉上滿是笑意,“陛下器重沈公子已久,早就盼望著公子入朝為官呢,咱家對公子也是敬佩不已,公子真是英雄少年。”
沈平急忙應聲道:“多謝張總管美譽。”
雖然張福只是一個宦官,但也是楚皇身邊的人。
在皇宮他是楚皇身邊的太監。
但在皇宮之外,誰見他不喚一聲大總管,給幾分薄面?
“誒!”
張福擺擺手,輕笑道:“你跟咱們用不著客氣,沈貴妃平日裡對咱照顧著呢,既然旨意已經傳到,那咱就回了。”
沈平揖禮道:“大總管慢走。”
隨後張福帶領眾人離去。
但國子監的學子們,依舊沉浸在震驚之中。
現如今整個國子監,再沒有任何人質疑沈平的份。
因為楚皇這傳來的旨意,足以證明一切。
沈平這篇策論,真的為朝廷此次賑濟江南洪患,立下了不世之功。
雖然楚皇對沈平的恩賞,沒有太多實質性的獎賞,但最後一條不可謂不重。
很多學子現在看著沈平,都已經是嫉妒的發瘋。
他們都能想象到,沈平一旦科舉上榜,入朝為官,將會受到楚皇怎麼樣的重用。
“真是人比人該死,貨比貨該扔啊,人家沈平怎麼就能如此聰明呢?人還在國子監就因為治國有功,得到了陛下的恩賞。”
“你們知道最後一條恩賞的含金量嗎?科舉入仕,即便是狀元那也得按照規矩由吏部來分配,但沈平竟然可以自己選部門,這是什麼概念?他能直接進中樞!”
“沒錯,我聽說科舉入仕,也要到各部門當小官去鍛鍊,但沈平估計是不用了!”
“不過沈平得到如此恩賞,靠的確實是人家的本事。”
“看來今後國子監這第一才子的頭銜要易主了,不過沈平別說是國子監第一才子,我看是楚國第一才子還差不多。”
.......
學子們議論紛紛。
看著沈平的眼光中滿是熾熱。
自從國子監成立以來,還從來沒有哪位學子有過如此殊榮。
經世之材的匾額、御用端硯、湖筆徽墨,還有那自行選擇官署,這些賞賜都是榮耀啊。
他們若是能得此殊榮,回到府上之後,都得被供起來,家裡都要燒高香不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