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4年,大明皇宮某處。
“天要亡我大明!祖宗基業要毀於我手!”
崇禎皇帝朱由檢昂著自己的頭,閉著雙眼,任由淚水滑落到地面,大明皇帝到了這一刻,也止不住自己的淚。
闖逆大軍距京城只有五十里!沿途軍隊紛紛敗退,甚至還有爭相投降之輩!亡國之兆已顯。
京營士兵已不奉詔,朝廷百官也暗地準備降賊,朱由檢深知無力迴天!登基以來十數年的謀劃毀於一旦。
此時已到了最後一刻,朱由檢準備以身殉國,誓與大明共存亡,但…
眼前還有三個皇子,他們不能與京城俱焚,南方大明半壁江山還在,尚能集結數十萬軍隊,遣一能力強的皇子南下,集聚勤王之師力挽狂瀾中興大明……
可這三個皇子,最小的那個就不說了,老大朱慈琅雖為太子,守成有餘進取不足,難當大任。
老三朱慈炯,自幼聰敏,可堪大用。
“事到如今,我們父子四人,怕要就此分別了,為父身為大明皇帝,秉承先祖遺願,不和親,不稱臣,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戰至最後一兵一卒,與京城共存亡,但我大明在南方尚有一戰之力,你三人要兄弟齊心,剿闖賊,防建奴,中興大明,老三,這傳國玉璽……”
朱由檢說到這裡,已經是下定了決心,這大位還是要傳於老三,畢竟這些事情太多了,老大應付不來。
聽到傳國玉璽的時候,太子的眼睛忽然亮起來,其實太子早已經被魂穿,近一個時辰的時間裡,一直都在接收各類資料,傳國玉璽算是點醒了他。
傳國玉璽在誰的手上,誰才是大明正統,要是沒有玉璽,一個空名頭太子說服力太小,有玉璽還有太子的身份,這才名正言順,往大了說才能爭取天下英豪共謀中興大明,往小了說保命手段也多一層。
“父皇且慢……”
眼看著傳國玉璽就要過手,朱慈琅的聲音打斷了朱由檢和朱慈炯。
朱慈炯一道狠辣的眼神過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朱三太子,果然名不虛傳,年紀輕輕已如此鋒芒畢露。
“老大,朕知道你身為太子,但你……”
“父皇,兒臣深知父皇的安排自有道理,但我大明皇族根深葉茂,南方諸王尚存,兒子身為太子,即便擁有父皇的傳位詔書,再加這傳國玉璽,到了南京之後,尚不能百分百的接管朝廷,若朝廷建制尚在,父皇當眾明詔天下,冊封三弟為新太子尚有一絲可能,現朝廷建制全無百官空無一人,在京皇族僅餘我父子四人,三弟持傳國玉璽南下,莫說能不能繼承大統,還有可能被汙衊竊國殺父弒兄得此玉璽,到時性命不保,何談……”
二十一世紀就穿梭於各歷史講堂。對於如何說服崇禎皇帝朱慈琅有百分百的信心。
要是朱元璋和朱棣那樣的人在這兒,恐怕成功的機率不高,但朱由檢…
聽完老大的話,崇禎皇帝手裡的傳國玉璽往回收了半寸,額頭佈滿了汗珠!
老大說的對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