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其他的三鎮,朱慈琅是真摸不清他們有什麼意圖,不過還真是被高傑給說準了。
黃得功雖然為人粗魯,對待百姓不夠慈善,但是對待大明還是忠心的。
聽說太子殺出京城並在魯東成軍,率軍南下,信件到了之後,黃得功就整頓手下兩萬餘人,準備前來投奔。
而且這傢伙動作也非常快,寫了回信之後直接就帶著五千人先來了。
在徐州城外,又上演了一出磕頭投誠的戲碼。
“黃將軍,你應該也只見了本宮一次,而且也不知道本宮開出的是什麼籌碼,為何就帶人來呢?”
這也是朱慈琅最納悶的地方,他和高傑不一樣,王才帶著各種東西到高傑那裡去炫耀了一下,並且給高傑描述了一下美好的藍圖,高傑這傢伙才投降的,黃得功可是什麼都沒看見。
“回殿下的話,末將跟其他人不一樣,末將對大明的忠心……”
眼看著黃得功滔滔不絕的一直表達自己的忠心耿耿,一點兒真正的話也說不出來。
朱慈琅自己是有個系統的,這傢伙和高傑的忠心度都沒有達到百分之八十。
“行了行了,你心裡到底是如何忠於大明的,本宮心裡有數,現在我就想知道為何你什麼都沒有見到,立刻就帶人來投奔,本宮要的是真正原因。”
朱慈琅打斷了黃得功的謊話,一字一句的說道。
黃得功本以為朱慈琅是個少年,或許願意聽這些拍馬屁的話,現在看來還真是小看人家了,尤其是對上朱慈琅的眼神的時候,黃得功的後背就開始出汗,彷彿自己說假話被看穿了一樣。
“回殿下的話,江北四鎮建立之後,各自之間的關係並不是那麼和睦,末將與高傑之間也是互相爭鬥,但是在爭鬥的過程當中,末將認為高將軍還是有一定的能耐的,至少眼光不會太差……”
在朱慈琅的一再逼問之下,黃得功終於是把自己的原因給說出來了。
雖然和高傑打仗,而且手下還傷了不少,但黃得功相信高傑的眼光。
聽了這個原因之後,高傑也是一陣無語,原來你個老小子把老子當明燈了。
朱慈琅聽完之後也是笑起來了,這也算是一個辦法,不瞭解北方而來的太子,但卻瞭解跟自己爭鬥了多日的對手。
只是黃得功此刻尷尬無比,把真話說出來之後,剛才又是忠心耿耿,又是血灑疆場之類的,那些話現在打臉的生疼。
“既然來了,那麼你跟高傑的待遇也差不多,孤王會對你們手下的軍隊進行整編,也會給你們應有的待遇,現在後悔還來得及,但若是加入孤王的陣營,可不許你們朝秦暮楚。”
醜話說在前面,現在時局變化太快,朱慈琅可沒那個功夫光在內部倒騰這些事情。在朱慈琅看來,明朝末年之所以敗得太快,就是因為內鬥太厲害。
“但憑殿下吩咐,末將一律聽命。”
黃得功一路走來,那也是看到了軍營裡的新氣象。他也認為自己能幹一番大事兒,但是朱由崧那個只知道貪圖享樂的皇帝。在黃得功看來根本就不配自己追隨。
不管怎麼說,眼前這一幕還算是可以,朱慈琅正準備說一些徵兵的事情,遠處兩名騎兵飛速的過來,一看就是高傑在北方的探子。
滿清騎兵?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