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親王就算是再怎麼不滿意,難道還能對一隊傷兵動手嗎?
“此事事關我們所有人的性命,誰要是不想活,那就別記住我的話,可要是有人敢洩露半個字,我們在此盟誓有一個人活著也殺他全家。”
索澤爾泰身邊這些人都是他的親信,但有些人關鍵時刻也未必靠得住。
大家一起盟誓過後多少的管點用……
做完了這些事情之後,這支傷兵隊伍開始化整為零,幾百人幾百人的往北撤,這樣就更顯得逼真。
索澤爾泰也上了馬車,讓手下的人拉著去附近的縣城。
本來還想著直奔回省城,如果要是那樣的話,正好跟豫親王的大軍碰上,還不如隨便找個縣城先待著,等豫親王找自己的時候再過去,這傷口先抑制著,等到見到豫親王的時候再扯開,想想就覺得疼。
大明軍營
這三萬多人經過篩選之後,有四千多人發放路費,直接就讓他們回家了,另外三千多人身體不合格也讓他們回家了。
還剩下兩萬多人,朱慈琅認為是可以改造的,當然不可能成為我們的正規軍,但現在正好缺人,就讓他們執行修路的任務,四輪馬車對路的要求也不低。
從南京往北朱慈琅已經規劃了好幾條路,正愁沒人去執行,現在這些人就是很好的物件。
而且朱慈琅已經承諾他們了,修路滿一年的時候就允許他們回家,如果要是願意繼續留下來的話,那就發放給他們每天兩斤白麵的薪水。
只要這一年不出事,這一年也可以每天一斤白麵。
當然這一年的每天一斤白麵不發下去,要等到明年的時候一塊發,就看你們這些人是不是安分守己。
聽到朱慈琅這個訊息之後,在場的人直接振奮起來了,早知道太子殿下是這個政策,咱們老早就投降了,上回在野外相遇的時候,那就不給索澤爾太乾了,還用等到現在嗎?
最後就是隊伍當中挑選出來的三千精兵這些人身體各方面都符合,但是思想方面有待改善,全部都送到方平海那裡去,先進行統一的軍事訓練,然後送到南面去駐紮。
這思想教育工作也不是一天就能教育好的,都得慢慢的來才行,在大明軍隊當中呆的時間長了也就知道接下來為誰而戰了。
至於那些從遼東而來的漢軍八旗兵,全部無限期打入勞工營,先幹著再說。
有些反抗的直接當場格殺了,當天所有人投降之後,就殺了四十來個人,按比例來說非常少,這四十來個人都是漢軍八旗兵。
這些人平時焦躁習慣了,也不把漢人當成一回事兒,看到有漢人命令他們,一個個真把自己當滿大爺了,可惜朱慈琅的刀不慣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