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是想著給馬士英彙報,馬士英帶著人給朱慈琅磕頭的時候,朱慈琅手下的人馬兵分三路,已至南京周邊數個軍營。
按照馬士英的吩咐,他帶人去見太子殿下,但各軍營大門緊閉,沒有得到馬士英的命令,都不能夠跟太子殿下的人進行交接。
朱慈琅就當做沒看到此人一樣,給了馬士英兩個呼吸的時間,讓他能夠跟手下的人進行交流。
“馬大人,殿下面前,勿要失禮。”
等到兩人交流的差不多了,高傑才從旁邊站出來。
“是是是,還不快滾出去,殿下恕罪,此人乃是我的文書,沒見過什麼大世面,還望殿下恕罪。”
馬士英此刻有點亂,之前調查朱慈琅的時候,並沒有得到什麼結論,但是從朱慈琅收復江北四鎮也能夠分析出來,朱慈琅做事情環環相扣,速度又非常快。
之前還不覺得怎樣,畢竟不涉及到自己的勢力,現如今也算是看出來了,一方面跟自己在這裡談,另一方面也沒閒著,至少南京周邊的幾處軍營現在想結合起來已經不可能了。
早先離開南京的時候,手下親信曾經說過要把各處軍營集結在一塊兒,到時候不管是什麼情況,都能夠應對朱慈琅的各項舉措。
但馬士英並沒有讓手下的人那麼做,因為南京周邊已經出現了太子殿下的遊騎兵,如果要是今日集結的話,太子殿下問起來怕不好交代。
馬士英的心裡還想著在朱慈琅的執政之下,繼續擔任首輔大臣,怎麼可能會留下那麼多的把柄呢?現在看來自己錯了。
莫非這是個圈套?
馬士英的心裡涼了一半兒。
其實投降過來的人,賭的就是新主宅心仁厚,能夠實現諾言。
馬士英早就聽說過,太子的為人無非就是比較懦弱,還以為比朱由崧好控制,現在看來自己落錯地兒了。
“沒什麼的,孤王並不是那種在乎小節的人,剛才孤王說了要軍政統一,剛才聽我手下的人說南京城外的軍營抗拒改編,馬大人以為這是何原因呢?”
聽到朱慈琅的這個話,劉良佐和劉澤清互相看了一眼,當日他們兩人也是這樣,被朱慈琅拿下了軍權。方法比較陳舊,但絕對有用。
“殿下請恕罪,他們不太瞭解現在的情況,在下立刻……”
“來人啊,請馬大人到旁邊手書,遣心腹之人送至南京城外軍營。”
按照馬士英的意思,他要立刻前往各處軍營,勸說各位將軍接受朱慈琅的整編。
但朱慈琅卻沒給他說這個話的機會,劉良佐兩人此刻心裡反而有點舒服了,原來每個人在太子殿下這裡都一樣,而我們因為提前投降的原因,還要比馬士英的地位高點兒。
話說到這裡,馬士英要麼跟朱慈琅翻臉,仗著南京城外的十數萬人馬,料想朱慈琅也不敢殺他,要麼這事兒就得忍,從此低頭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