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同朝為官,平時你是個什麼貨色,基本上心裡都有數。
當然就算是清楚各自的底牌,但因為沒證據,再加上相互之間沒什麼利益衝突,誰也不會跑到太子殿下那裡告發你。
但是今天這些名字念出來之後,徐州的官員們都看出來了,這些人平時搖擺不定的,雖然跪在太子殿下的面前,但心裡到底認誰為主,這可不好說。
看來殿下人雖然在南京,但錦衣衛已經對徐州進行了系統的調查了,並且摸得非常清楚,要不然不會把這些人全拉出來,幾乎一個都不少。
在朱慈琅的“勸說”之下,這幫人雖然不怎麼樂意,但是看看門口的衛隊,要麼你老老實實的回家,要麼這些人送你回去,那可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結果。
空出來的這些位置,朱慈琅又說了一些名字,雖然不確定他們能不能勝任,但這些人都是忠心度超過85%的。
按照朱慈琅的想法,就算你個人能力有限,但各地官員該怎麼做事,這都是有跡可循的。
按照以前的路子,做不了太好,也肯定做不了太差,現在這個時候,能有這樣的官員就行了,以後再慢慢的安排,忠心度能達到85%,肯定不會做對朱慈琅有害的事。
當然最強調的就是貪汙犯,也舉了一些以前軍隊裡的例子,誰要是敢往自己兜裡裝錢,一旦要是查明瞭的話,立刻開刀問斬。
看到朱慈琅雷厲風行的處理徐州的政事,很多人心裡也是有了譜兒了,他們並不害怕朱慈琅大刀闊斧地管事,就害怕朱慈琅也是敷衍。
大明王朝走到今天這一步,需要的是雷厲風行的雄主,可不是那種天天笑呵呵的老好先生,這可拯救不了大明。
朱慈琅來到徐州後的第15天,滿清攝政王多爾袞頒佈剃髮令。
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
朱慈琅早就知道這件事情,同時也在等著這件事情的發生。
滿清八旗鐵騎入關之後一路追逐李自成大軍,可以說是連戰連捷,各地的官員們望風而逃,沿途州縣接連倒戈,黃河以北的大片區域幾乎都歸滿清統治。
這個時候的滿清朝廷還是非常虛偽的,並沒有要求所有的人剃髮。
所以很多漢族文臣和地主階級也都爭相吹捧滿清,妄圖融入統治階級。
可當北方大局已定的時候,滿清攝政王多爾袞就露出了他的真面目,要同化整個中華大地先從頭髮開始。
也就是因為剃髮令的原因,北方各地的反清勢力爭相而起,朱慈琅等待的就是這個時候。
在南京的時候,朱慈琅喊了半天的北伐,人已經來到徐州很長時間了,可一直按兵不動,很多人等的都有些心焦了,當剃髮令發出來之後,大家終於明白朱慈琅等的是什麼了。
“太子殿下大喜啊大喜!”
方平海樂呵呵的從外面跑進來,剛剛接到的北方訊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