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我向每一位為這一崇高事業貢獻力量的人表示感謝,當未來的星際航行者站在我們的肩頭眺望更深遠的宇宙時,他們必將看見——這片璀璨的星圖上,烙印著我們所有人共同的名字!”
“現在,讓我們盡情的歡呼吧!”
當徐川的致詞落下的時候,宴會廳裡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現場的氣氛在這一刻被推向了高潮,無論是物理學家們還是各國的代表,大家都在互相碰杯以示慶祝,紀念這一註定被載入史冊的時刻。
站在宴會大廳中,特意從金陵那邊趕過來的陳正平院士眼神中滿是感慨。
“你這個學生,收的讓我羨慕死了!”
站在他的身旁,曾不止一次試圖‘拐走’徐川的張偉平院士話語中帶著一絲羨慕和酸味開口說道。
對面,看著滿臉羨慕還帶著一絲酸意的張偉平,陳正平沉默了一會兒,忽然輕輕嘆了口氣,旋即用帶著些感慨的聲音開口說道。
“當初收下他的時候,雖然可以肯定未來他能夠在物理學界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新天地。”
“但那時候我從未想過他能夠走到今天的這種高度,還不到三十歲,就已然成為了文明中最耀眼的那一顆明珠。”
微微停頓了一下,他的目光落在了不遠處自己那位學生的身上,接著感慨道。
“超光速啊,我們這些搞物理的幾乎從未想過自己能在有生之年看到這一天的到來。”
不只是陳正平沒有想過,在驗證實驗成功之前,絕大部分的物理學家們也不敢想象自己能見到超光速技術實現的那一天。
這已經不是他們所瞭解的那個熟悉的物理學世界了。
當然,早在當初徐川透過crhpc環形超強粒子對撞機探測到ct暗物質粒子的時候,物理學的根基就已經重建了。
而超光速航行技術的驗證,也只不過是再一次重建物理學這棟大廈而已。
強電統一、暗物質、暗能量、虛空場論、超光速.
至少未來幾十年的時間,物理學界的學子們不再會像幾年前一樣為了自己的畢業論文研究什麼寫什麼而發愁。
未來幾十年他們有太多太多可以研究的東西了。
用一句來說,那就是已經停滯了的物理學被那位徐教授的大手用力推了一把,滾出去了至少兩個世紀的未來。
暗物質與暗能量是一個世紀,而超光速也絕對值得另一個世紀!
前者的發現與確認讓人們瞭解確認了我們所能看見、觸控、測量的一切之外還有另一個神秘的世界。
現代物理學的基石被撼動,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新的、更宏大的理論框架來統一描述這95%的未知宇宙。
而後者的發現和確認,不僅僅開啟了星際空間的大門,更是重新整理了人們對宇宙時空概念的認知和理解。
光速可以被超越,這不僅僅是“更快的旅行方式”,而是徹底改寫人類命運、重塑宇宙圖景、挑戰一切已知法則的終極鑰匙!
而這兩項重新整理了整個物理學,乃至全世界認知的成果,都是徐川一個人所做出來的。
為此,諾貝爾物理獎甄選委員會的甄選委員長安德斯·伊爾巴克教授親自從瑞典趕了過來,參加了今天的這場宴會,並在徐川發表完慶功宴的致詞後找了個時機攔住了他。
“安德斯教授,沒想到你也來了。”
看著穿著一身定製西裝,帶著黑框眼鏡的熟悉老頭,徐川笑著打了個招呼。
對面,安德斯·伊爾巴克教授臉上帶著笑容開口祝賀道:“徐教授,恭喜你成功的驗證了超光速的存在,又一次重新整理了我們對物理學,對宇宙時空的認知!”
“謝謝。”
徐川笑著端起手中的香檳,輕輕的和這位瑞典皇家科學院的老先生碰了一下。
抿了一口香檳,安德斯·伊爾巴克也沒有閒聊,他笑著看向徐川,徑直的開口問道。
“今天來這裡不僅僅是為了祝賀你取得的重大成果與突破,還有一件事我代表瑞典皇家科學院想諮詢一下您的想法和意見。”
聽到這話,徐川笑了笑,知道對方想問的是什麼,開口道:“是諾貝爾獎嗎?”
安德斯·伊爾巴克教授用力點了點頭,認真的開口道。
“是的,我們想問問,您需要明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嗎?”
“如果需要,那它就是你的!”
毫無疑問,對於瑞典皇家科學院和諾貝爾獎甄選委員會來說,明年的諾貝爾獎該如何頒發是一個讓人沒有選擇的工作。
儘管徐川已經從他們的手中拿走了一枚化學獎和兩枚物理獎了,但這遠遠不是極限。
要知道,他拿走的兩枚物理獎分別是頒發給強電統一理論和xu-weyl-berry定理的拓展應用的,而除了這兩項成果之外,還有眾多的成果足夠配的上諾獎。
比如可控核聚變技術、常溫超導材料與相關的超導機理研究、ct暗物質粒子的預言和發現、碳基晶片、虛空場暗物質理論、量子計算機、超光速航行理論的預言與驗證.
這些成果每一個都足夠配的上諾貝爾獎,甚至可以說其中的部分成功,比如可控核聚變技術真要說,拆開來完全可以包攬未來十年的諾獎。
可以說將諾獎頒發給這些成果不是它們的榮譽,而是諾獎擁有這些成果的榮幸。
但如果說連續幾年,十幾年的時間都將諾獎頒發給同一個人這對於諾獎來說有些過於尷尬了。
可要是再不頒給他,物理學界乃至全世界都會‘爆炸’的。
超光速航行理論都沒有拿到諾獎,那諾獎絕對會成為笑話。
沒人敢說自己的成果比超光速航行理論更重要,即便是愛因斯坦還活著,也不敢說自己的相對論比這個更配拿到諾獎。
沒辦法之下,瑞典皇家科學院和諾貝爾獎甄選委員會只能安排安德斯·伊爾巴克教授來問問徐川自己的意見,看看他還需不需要諾獎。
如果要,那必然是他的。
如果不要,接下來瑞典皇家科學院和他們也能夠鬆口氣了。
至少未來的諾獎評選,可以不用那麼糾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