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光粒子束接收成功’的訊息透過各大媒體機構傳遞開來的時候,毫無疑問,超光速航行技術的創造者徐川再度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人人日報》:“我國學者徐川院士主導的超光速驗證實驗首次成功利用接收裝置捕捉到2.4倍光速飛行的光粒子!”
《華新社》:“宇宙與我們不再遙遠,crhpc機構順利完成超光速驗證實驗!”
《瀟湘日報》:“超光速航行實驗的成功驗證不僅僅開啟了物理學通往未來的大門,也開啟了人類文明走向更遠未來世界的大門!”
《.》
在25號的實驗成功驗證了光粒子可以透過曲率空間超光速飛行的訊息還掛在各大網際網路平臺與社交媒體的熱搜榜上時,crhpc機構成功接收到超光速飛行的光粒子束又一次刷了屏,引起了眾多網友的討論。
雖然說引起的轟動遠沒有第一次驗證超光速飛行可以做到那麼龐大,但重要性卻完全不弱於前者。
【臥槽,兩天的時間,就搞定了超光速粒子的接收難題?】
【川神搞科研的速度還真是一如既往的快!人也是一如既往的帥!】
【能夠發射能夠接收,這不就是妥妥的超光速航行技術嗎?只要把光粒子換成飛船就行了。】
【牛逼!我只想說:搞快點!】
【這絕對是物理學史上的光輝時刻,是值得被載入史冊的一刻!】
【上帝!華國人都要開始用超光速技術開始星際旅行了嗎?】
【nasa呢?我們的nasa呢?nasa到底在做什麼!】
【這太可怕了,說不定明年華國人將航天員送到冥王星,送到柯伊伯帶甚至是奧爾特雲去了。】
【.】
不得不說,當超光速粒子成功被接收到的訊息傳遞開來的時候,驚訝的不僅僅是網際網路上的吃瓜的群眾。
就連關注著這場實驗的物理學家乃至各國的政府機構都被驚訝到了,甚至是嚇了一大跳。
要知道就在前兩天,crhpc機構的那位徐教授才召開了新聞釋出會宣佈了超光速可行。
而在釋出會上,他還表示至少需要幾十年甚至是更遙遠的時間才有可能做到超光速航行技術的應用。
然而這才過去了幾天,超光速粒子的接收就已經搞定了?
這種速度,可不僅僅是驚訝到了各國。
遠在太平洋對岸的賓夕法尼亞大道1600號內,那位髮型炫酷的總統先生滿臉疲倦的看著電視中的新聞報道。
就在前天,他還專門對外接受了媒體的採訪,讚揚了crhpc機構以及全體物理學家們為人類文明的未來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與此同時他還專門收看了那位徐教授召開的新聞釋出會,並詢問了nasa的專家,確認了超光速航行技術短期內不可能實現。
然而僅僅是兩天的時間,這一切就都變了。
看著新聞報道上那顯赫標出來的標題,面容很是疲倦憔悴的總統先生忍不住在心頭怒罵。
說好的要幾十年甚至是幾百年的時間才能實現超光速航行技術呢?
照這個速度下去,怕不是明年就能做到!
一群騙子!
站在辦公室中,從nasa那邊請過來的一名技術顧問很顯然沒有弄明白現在總統先生的心思。
在看完新聞報道後,他忍不住感慨著開口道:“華國在航天發展和太空技術上已經徹底甩開我們了!”
瞥了一眼這名nasa的顧問,被戳到了心底痛處的總統先生面無表情的開口道。
“這還需要你提醒嗎?”
面無表情的說了一句後,總統先生又在心裡罵了一句:“真是一群飯桶!”
五年前,nasa還是世界第一的航天機構,而現在,nasa連對方的尾燈都看不到了。
雖然說nasa和內華達公司聯合研發新一代的堅韌號太空梭讓米國具備了重返太空的能力。
但即便是重啟太空梭,擁有了堅韌號,甚至做到了重新載人登月。
但這所有的成果在面對太平洋對岸的那個對手時,簡直微弱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如今兩個國家在航天領域上的差距,就像是二十世紀初時候一樣。
不同的是,領先的和追趕的已然完全相反了。
面對小型化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空天發動機引擎為核心基礎的新型太空梭,他們的堅韌號太空梭,連對方的尾燈都看不到。
並沒有太在意總統先生冷淡的話語,這位nasa的顧問緊接著開口道:“我想說的並不是超光速航行技術。”
聽到這話,坐在辦公桌後面的總統先生看了過來,皺著眉頭開口道:“你想說什麼?”
nasa顧問:“不可否認的是,在超光速航行技術的研究上華國或者說那位徐教授的確取得了不小的進展。”
“但這項技術並沒有那麼容易實現,短時間內,至少在十年內他們頂多能夠做到利用超光速技術做到超光速通訊而已。”
總統:“頂多?這還不夠嗎?”
顧問:“我並不是這個意思,我的意思是對於目前的我們來說,即便是掌握了超光速通訊技術,影響也並非那麼大。”
“您知道的,現階段的華國也頂多是將少部分的人送到火星上去。對於太空的開發和探索目前也只侷限於月球和火星這兩個星球,更遙遠的地方依舊是難以觸及的領域。”
“這種情況下,需要藉助太陽每次耗費數億經費才能完成單項通訊的超光速通訊技術價值並不是很大。”
“或者說,在人類文明開始全面探索太陽系,將自己的腳印烙印到更遙遠的冥王星、柯伊伯帶等地方之前,超光速通訊技術的重要性遠沒有那麼高。”
總統先生皺著眉頭問道:“如果是超光速航行技術呢?”
“他們已經做到了能夠接收超光速粒子,或許要不了幾年的時間就能夠做到將飛船送到超光速空間裡面去了!”
nasa的顧問聳了聳肩,開口道:“很顯然,這項技術並沒有那麼容易做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