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師,大夏舉國助我養成仙秦

第17章 秦始皇看《史記》!

右邊的畫面中。

渭水工程現場,一片熱火朝天。

但氣氛,卻劍拔弩張。

王建國正叉著腰,對著面前一群秦朝官員咆哮。

他腳下,是一堆剛剛從渭水裡撈出來的、大小不一的鵝卵石。

“這就是你們給我找來的‘骨料’?”王建國的聲音,比工地的打樁機還響,“我圖紙上寫的清清楚楚!需要直徑在2到4厘米之間的碎石!硬度要達標!你們給我弄來這一堆有大有小,有軟有硬的破爛玩意,是想讓我造出來的‘水泥’,變成豆腐渣嗎?!”

一名少府的官員,戰戰兢兢地回答:“王……王總工。這……這已經是我們能找到的,最好的石料了……”

“找不到,就給我造!”王建國一揮手,指向不遠處一臺轟鳴作響的巨大機器。

那是一臺由大夏緊急運來的、小型的顎式破碎機。

幾名“盤古”計劃的技術員,正將一塊塊巨大的岩石,投入機器的“口”中。

嘎吱!嘎吱!

伴隨著刺耳的摩擦聲,堅硬的岩石,被輕而易舉地碾成了大小均勻的碎石,透過傳送帶,落在了另一邊。

“看到了嗎?這叫‘標準化’!”

王建國指著那堆碎石,“每一塊的大小,都在誤差範圍之內!用這種骨料,造出來的水泥,才能保證每一塊的強度都一樣!才能用來造高爐!造大橋!”

秦朝的官員們,看著那臺不斷吞吐石料的鋼鐵巨獸,一個個目瞪口呆,冷汗直流。

他們第一次理解到,原來“差不多”,和“標準”,中間隔著一道天塹。

李斯站在人群后,眼神閃爍。

他看到的,不是碎石機。

他看到的,是一種思想。

一種無情、冰冷、卻又無比強大的,將所有事物都納入統一規制,徹底抹殺個體差異,以追求極致效率的思想。

這……這不就是我法家思想的終極形態嗎?

原來,我們追求的‘法’,不是寫在竹簡上的條文。

而是刻在鋼鐵裡,流淌在生產線上的,絕對的……標準!

李斯在這一刻,感覺自己悟了。

他看向王建國的眼神,充滿了欣賞和……引為知己的認同。

這個滿嘴粗話的“仙使”,是個同道中人啊!

嬴政看著右邊畫面裡,那臺效率驚人的機器,再看看左邊畫面裡,扶蘇和他的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始笨拙地學習如何使用酒精燈。

他突然開口。

“帝師,朕以為,左邊,是道。右邊,是術。”

葉昊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

“哦?陛下有何高見?”

“道,是根本。是理解世界如何運轉的法則。得道者,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扶蘇他們,學的便是道。”

“術,是手段。是運用法則,改造世界的具體方法。得術者,可立即擁有移山填海之力。王總工他們,用的便是術。”

“朕以為,大秦,當道術並舉。既要有扶蘇這樣,能仰望星空,探究真理的‘知道者’。也要有王總工這樣,能腳踏實地,將真理化為力量的‘行術者’。”

“更要有的,是像李斯這樣,能理解術之根本,並將其化為帝國法令,推廣天下的‘掌法者’。”

嬴政的眼中,燃燒著前所未有的光芒。

他不僅僅是在看熱鬧。

他在學習。

學習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仙秦之君”。

葉昊笑了。

“陛下能有此悟,孺子可教。”

嬴政聞言,也沒有感到任何冒犯。

反而,有一種被認可的欣慰。

葉昊放下茶杯,手指輕敲桌案。

“陛下,目前只是初步交流。”

“等雙方熟悉一下後,會開始安排大規模的合作。”

說著,葉昊隨手從系統空間裡取出幾本厚重的書籍,啪的一聲扔在嬴政面前的几案上。

《史記》、《漢書》、《三國志》、《資治通鑑》。

每一本都散發著淡淡的墨香。

“陛下可以先看看這些。瞭解一下後世對您的評價。”

葉昊重新端起茶杯,目光轉向那些正在翩翩起舞的舞姬,“我繼續欣賞舞姿。”

嬴政愣住了。

他盯著面前這幾本書,腦子有點轉不過彎。

後世?

對朕的評價?

什麼意思?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