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了口氣,吳偉起身離去開始做起了安排。
“張典史,你作為縣衙戶房典史,這千名戰俘的戶籍與棲身之地便有你做選擇,鍾典史,你們工房一定要全力配合接下來的工作。”
“是!”
鍾筒與張鵬二人起身,朝著葉謙拱手領命。
“葉大人,那下官應該做些什麼?”
龔陽開口道。
葉謙看向龔陽,想了想:“倒的確有件事情需要龔主簿協助,你一會兒去戶房取錢兩百貫,明日一早本官要見到。”
“除此之外,還有件事情需要龔主簿去做,這畢竟是千與人,每日所需糧食必然不少,你需與戶房對接,查點縣衙庫房還有多少糧食。”
龔陽一聽,心中不免有些好奇:“大人,糧食一事下官到能理解,至於這兩百貫錢財是……”
葉謙笑了笑:“本官自有本官之意,怎麼?難不成偌大的縣衙,戶房竟是連兩百貫錢都沒有?”
龔陽連忙擺手:“葉大人誤會了,下官只是出於好奇詢問罷了,大人放心,明日一早下官定會帶著兩百貫錢交給大人。”
“葉大人,若無其他要事,下官就先行告退。”
葉謙擺了擺手,龔陽隨之離去。
揉了揉太陽穴,面對這種棘手的事情,葉謙也是感到無比的頭疼。
“這也算是葉知縣第一次處理真正的公務事吧。”
就在眾人都離開後,看著葉謙此刻的模樣,姚青忍不住笑著搖了搖頭。
不過,經過這一次的事情,姚青對葉謙又不禁高看了幾分。
葉謙畢竟初入朝堂,在面對這種未曾經歷過的重大事情時,他並未慌了自己的陣腳,甚至作出一系列妥善的安排,這一點倒是讓姚青刮目相看。
“二十日,時間的確有些倉促,方才他們說也確實有些道理。”
姚青此刻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皇命難為啊。”
葉謙苦笑。
“這些人雖是戰俘,可如今他們已歸順朝廷,也是大明的子民,給予他們更好的優待,這或許還能讓他們感覺到我們大明朝廷的仁義,從而能夠心甘情願為大明做奉獻。”
“其實,對於戰俘分配一事,也並非全都是壞處。”
聽著葉謙的話,姚青忍不住詢問起緣由。
葉謙笑了笑:“大明皇朝初建,天下百廢待興,荒地開墾,河道修建,這些可都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所謂國泰民安,但在我看來,百姓能夠安居樂業,這才能表現出國家的太平盛世。”
“而這些戰俘,不久正好解決了人力方面的問題嗎?”
“我還曾記得在吳縣之時,燕王殿下問過我一個問題,若我為官,該如何治理當地,當時我給出過自己的回答,可現在一想,當時我的回答倒也不全面。”
“地方治理,什麼最重要?”
“自然還是人口。”
“當地方人口增多,荒地開墾自然也會多,百姓收成多,稅收也會多,經濟也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說到這,葉謙心中突然升起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若是分配前來陽明縣的戰俘再多一些,這會不會更利於陽明縣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