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天幕的講述,未央宮中漸漸安靜下來。
大家都陷入到回憶當中,想起曾經在沛縣的那些日子。
劉邦仰起頭,想起當初自己站在大梁城頭上抵禦秦軍的時光,只覺歲月沖沖。
誰能想到,當初僅憑一腔熱血想要做出一番事業的自己,最終竟真的坐擁了天下。
與此同時。
望著面前的劉邦,蕭何也是一陣恍惚。
曾經那些個被世人視為地痞流氓的存在,居然成了這個天下的主人。
當真是命運弄人。
不過劉邦卻對天幕的說法不是很認同,敢說自己不是天命之子?
“吾以布衣,提三尺劍而取天下,此非天命乎?”
“吾乃天命,只不過當時不得其時罷了!”
蕭何趕忙制止住了口無遮攔的劉邦:“陛下,此乃仙蹟,切勿胡言亂語,恐觸怒了仙人。”
劉邦斜了他一眼。
現在知道怕了?
你小子剛才讓乃公禁止天下百姓討論仙蹟的時候怎麼不擔心觸怒仙人?
古人本就迷信,加上此等仙蹟,也確實非凡力所能為。
一想到天上的仙人可能在看著自己,劉邦急忙端正了態度,手裡的酒也不香了,眼巴巴的望向天幕。
說實在的,他也挺想看看仙人是怎麼評價自己的。
……
【可見過江海的游魚,怎甘困於淺塘?】
【四十六歲那年,陳勝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狠狠的撥動他沉寂十數年的心。】
【後來我們看到他三年破秦,四年滅楚,逼霸王自刎烏江。】
【世人謂其天選,誰記這條化龍赤蛇,在泥濘中掙扎了四十七年?】
【那成功的少年從非主角,即便在路上,也只是襯托霸王威猛的陪襯。】
【但命運弄人,這個蹉跎半生的凡人,最終還是等來了自己風起之時。】
【四十七歲,一事無成,整天遊手好閒。】
【四十八歲,芒碭山,斬白蛇,踏入大爭之世,廣招豪傑,勢如破竹,攻城略地。】
【五十歲,攻入關中,秦朝覆滅,約法三章。】
【五十四歲,垓下之圍,擊敗西楚霸王項羽,一統天下。】
【六十一歲,回到沛縣老家,榮歸故里。】
【四十八歲看狗打架,五十四歲問鼎天下。】
【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七年而平定天下。】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是我聽到的最帶勁的一句話了!”】
【“想一想,我一個閭左之人,手提三尺劍來闖天下,他居然贏得了天下,這不是我劉邦有什麼本事,是…天意。”】
【“這個勝利,是庶民之怒的勝利。”】
【“哈哈哈,鳳凰輸了,麻雀贏了,人吶,可以輸一百次,但是一定要贏最後一次。】
……
天幕說了很多。
然而當嬴政聽到那句“三年破秦”之後,腦中一陣嗡鳴,便再也聽不見任何東西了。
結合天幕提到的信陵君以及劉邦的事蹟,一個可怕念頭在他的腦海中生長。
那是個他絕對不能接受結果。
“朕的大秦亡了?”
“不可能!朕難道沒能長生嗎?”
“哪怕朕沒能長生,還有扶蘇在,扶蘇之才,開拓不足,然守成有餘,大秦怎會如此輕易失去天下?”
“究竟發生了什麼?誰能告訴朕,究竟發生了什麼!”
趙高、李斯惶恐的跪在地上,大氣不敢出一下。
他們也不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