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只看到了武帝窮兵黷武,卻沒有看到窮兵黷武給當時的大漢帶來了什麼,給日後的華夏帶來了什麼。
仔細看看武帝當時剛剛接手時的大漢帝國,險些快要被匈奴人圍困了,即便武帝不主動出擊,匈奴人就不會南下嗎?
:都說武帝窮兵黷武,治下百姓生不如死,可我們如今所看到的真是底層百姓所發出的心聲嗎?
武帝繼承皇位時,朝廷無為而治了六十年,國家是富裕了,但那只是表面上的富裕。
事實上真正財富都集中到了勳貴、諸侯王、豪強、地主手裡,國家貧富差距巨大,底層百姓依舊活的很艱難。
董仲舒曾這樣描繪過文景之治後的景象,宮強外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
祖輩七十多年的忍辱負重,交給了武帝一個富庶的國家,但這只是表面的,表面上看國家一片繁榮,實則分攤到每個人頭上慘不忍睹。
不管國家出再好的政策,百姓頭上永遠頂著那四類人,這些人還經常干擾朝政,阻撓對他們不利的政策。
外有強敵,內有蛀蟲,天子沒有尊嚴,豪強地主和富商生活奢侈淫逸,他們奴婢的穿戴,甚至都超過了皇帝和皇后,然而農民卻得不到溫飽。
財富分配不均,底層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熱,對這個新興的帝國也沒有太多的認同感。
這樣的國家如何能長治久安呢?
:看看後來的清軍南下時的場景,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陰八十一日、大同之屠、廣州之屠……
古往今來,能夠著書立說的,能夠留下隻言片語的,基本上都是豪強貴族。
那所謂窮兵黷武,究竟是誰的心聲呢?
:武帝外攻匈奴,內以徵收軍費的名義打碎勳貴、地主,用推恩令削弱諸侯王,將豪強遷到長安以碾碎豪強,殺的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內外阻力都打倒後,將天下紛擾的罪名都攬到自己頭上,下令修養民生,從頭再來。
此時的大漢外無強敵,內無阻力,徹底凝成一個整體,所以後來的昭宣中興才顯得那麼順理成章。
他給了一個民族尊嚴,讓漢成了一個民族的名字。
漢武大帝,實至名歸。
……
“所以,這就是朕的一生嗎……”
武帝位面。
少年劉徹望著天幕當中密密麻麻的彈幕,心境久久無法平靜。
“如此一生,倒也算是精彩!”
這位少年突然天子笑了起來。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說的真好啊。”
劉徹也說不出那是一種怎樣的心情。
自己這一生,有過大功,也犯過錯。
遺憾肯定是有的,因為他不夠完美。
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皇帝也是人,也會犯錯。
只不過身為皇帝,犯錯的代價實在太大了,一念之差,便是血流成河。
“無人理解也好,萬世景仰也罷,如此精彩一生,倒也不枉朕到這世間走一遭。”
少年劉徹笑道:
“旁人坐到朕這個位置上,不見得能比朕做的有多好。”
“是非功過,皆由後人評說。”
雖這般說,其心中還是隱隱希望天幕能將他的一生講的具體一些。
如今有著天幕相助,或許曾經已成定局的某些遺憾,能夠改寫也說不定。
……
【站在你面前的是龍鳳之姿、亞洲州長、東半球話事人,七世紀最強碳基生物,當世站立天花板,玄武門繼承法創始人。】
【天日之表的大唐太尉、司徒、尚書令、中書令、益州道邢臺尚書令、陝東道大邢臺尚書令。】
【亦是雍州牧、涼州總管,統領左右武侯大將軍,領12衛大將軍。】
【他就是上柱國、秦王、天策上將、天可汗、大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