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影片通古代,歷朝歷代集體破防

第6章 縹緲的萬世基業,真龍以現!

“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治理國事,交納賦稅我不如蕭何,領兵打仗,管理軍隊,我不如韓信!”

“你們三個人,都是人中豪傑!”

“可是!你們大傢伙都願意跟著我幹!”

“這不是我劉邦有多大本事,是上天想讓乃公嬴。”

“這是上天讓我劉邦得了這天下!”

“是上天把這天下賜給了乃公!”

“既然是天意讓乃公取得了這個天下,如果有一天上天覺得我劉邦的兒孫昏庸無能,不配坐擁這天下,把他們從皇位上趕下去,乃公又有什麼好遺憾的呢?”

看著放聲大笑,自謙僥倖得了江山的劉邦,蕭何搖頭失笑。

這傢伙嘴上說著能成功靠的是這幫老弟兄,靠的是老天爺,靠的是張良和韓信。

但事實呢?

是這幫老弟兄們都指望著他劉邦呢!

與其說他們才能之高成就了劉邦,倒不如說是他們遇到了劉邦這位明主,才得以施展才能。

天下英雄何其之多,他蕭何的才能就一定比旁人強嗎?

那些沛縣的老兄弟生來就會打仗,生來就是當將軍的料嗎?

不然。

是因為他們成功了,所以才能青史留名,才能被世人看見。

韓信夠有才了吧?

可那又如何呢?

投奔劉邦之前不過項羽帳下一執戟郎中。

是劉邦給了韓信機會,力排眾議讓他當了大將軍,這才成就了兵仙韓信。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天才沒有機遇,沒有能施展的舞臺,縱有天縱之資又有何用呢?

仔細想想,為什麼當時劉邦敢直接拜韓信為大將軍?

因為英雄惜英雄。

天才才知道另一個天才的天賦是多麼的恐怖。

換句話說,如果說韓信統兵能力能有九十九分的話,劉邦自己起碼能有個九十分。

說個題外話——劉邦軍事上可能被大家唯一詬病的,就是白登之圍了。

很多人以為的白登之圍,是劉邦領著三十萬大軍,都被冒頓單于給打敗了。

最後劉邦靠賄賂冒頓單于的老婆吹枕邊風,才保住一命。

但事實卻是。

劉邦領著三十萬大軍,追著冒頓單于一頓暴揍,馬上就要把對方給乾死了。

結果因為劉邦急於的想要幹廢冒頓,領著先鋒部隊追擊對方,這才不小心被圍困在白登山的。

然而即便在這種情形下,被圍困在白登山的劉邦依舊硬挺住了冒頓單于四十萬大軍七天七夜的輪番進攻。

外有漢軍主力虎視眈眈。

內又啃不下劉邦這塊硬骨頭。

所以冒頓才順著臺階,放過劉邦。

否則你以為光靠冒頓老婆吹枕邊風,就能把人家耳根子吹軟了,就能讓匈奴退軍?

不過是給你個面子,給你個臺階下。

不然真等漢軍主力部隊趕過來了,內外夾擊之下,那就是匈奴被殺的丟盔棄甲了。

至於劉邦的後勤能力,真的差嗎?

劉邦評價自己“鎮國家,撫百姓,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

但事實上。

光是看劉邦進軍咸陽之後,跟關中百姓約法三章的內容,其安撫百姓的能力,誰敢說他不如蕭何?

再說回謀略和應變。

能做到稍微一出手,一出苦肉計便輕鬆解決掉因叔父之死,興師問罪的項羽,並與之結為異性兄弟。

能在兩軍陣前被項羽一箭射中,仍面不改色指揮軍隊的人。

其謀略和應變縱然不如張良,尋常人恐也難與之比肩。

未央宮中。

蕭何喝的醉醺醺的劉邦,眼中帶著一抹笑意。

事實上。

一路走來。

他蕭何看到的從來都不是什麼天意。

而是一個被命運推著不斷前進的真龍!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