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時少年,走時少年。】
……
“天妒英才……”
漢初位面。
正在打趣韓信的劉邦收起臉上的笑容,只覺得心裡有些發堵。
“十七歲封冠軍侯,二十一歲封狼居胥,這等戰神,老天爺怎麼就不肯多留他幾年!”
劉邦都有點想指著老天罵了!
霍去病走的太早了。
他才二十四歲啊!
快到給人的感覺……
就好像對方是帶著什麼使命降生一樣。
使命完成了,他也就走了。
……
大唐位面。
貞觀年間。
氣氛一時有些凝重。
“可惜啊……”
程咬金粗聲打破沉默,語氣中滿是不甘:“若冠軍侯能多活數十年,匈奴安敢在漠北蹦躂,早被追著打回老家了!”
李勣同樣頗為遺憾的望向天幕:“冠軍侯用兵不拘古法,常以輕騎奔襲,出其不意,這等將才,百年難遇。”
魏徵想起武帝晚年巫蠱之禍的慘劇,不由感慨:“臣想起戾太子之事,那劉據本是仁厚之人,只是身邊無得力臂膀。”
“衛青、霍去病在時,衛霍與太子一榮俱榮,群臣誰敢輕視?”
“冠軍侯一死,衛青隨後病逝,太子勢力大減,朝中才有小人敢覬覦太子之位。”
“若冠軍侯還在,武帝便不用派李廣利此等無能之將數次出征大宛。”
“以武帝對冠軍侯的喜愛,有他在,武帝晚年那些荒唐事,或許就能少些。”
“太子劉據他侯護著,也不至於被逼得起兵自保……”
想起漢武帝的那位太子,李世民心中同樣感慨萬千。
劉據算是史書上最讓人遺憾的儲君了,下場也是極為悲慘。
猶記自己年少時讀史讀到此處,還曾為其打抱不平,怒斥過武帝晚年昏聵。
還有高祖劉邦,廢長立幼,乃是取禍之道。
自己將來可不能學他們。
李世民暗暗想著。
他忽然想起一段有關冠軍侯的舊事。
相傳冠軍侯去世後,武帝將他的兒子霍嬗帶在身邊悉心教導,並讓其繼承了冠軍侯爵位。
霍去病年少時,便是被武帝帶在身邊培養,從騎射之術到兵法謀略,無一不是武帝親授。
想來武帝是把對霍去病的念想,全寄託在這孩子身上了。
武帝或許是想將霍嬗也教成第二個霍去病。
還記得泰山封禪那回,武帝把滿朝文武都扔在山下,僅帶了霍嬗一個不到十歲的孩子登山。
或許武帝是想在泰山之巔,期許上天,能讓霍嬗長成下一個霍去病吧!
可偏偏歷史總是充滿遺憾,霍嬗從泰山下來沒多久就病逝了。
武帝連這點念想都沒留住。
霍去病之後是霍嬗。
霍嬗後是霍光。
武帝對霍去病的遺憾好像一直都沒停下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