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在他們面前,向來是謹小慎微,步步退讓。
可天幕上這個叫霍去病的少年,竟然能把匈奴打得如此狼狽,還在他們的聖地狼居胥山祭天……
這簡直……
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
另一處時空。
劉邦剛剛安定天下,尚未對韓信等功臣提起屠刀。
未央宮燭火中,韓信快步走到懸掛在牆上的地圖前。
手指快速在地圖上快速滑動,當找到瀚海的位置時,眼中閃過濃濃的驚歎。
“奔襲兩千多里,直抵瀚海,這等戰績,前無古人!”
張良站在一旁,捋著鬍鬚,感慨道:“先秦時期,諸侯國面對匈奴,向來是以守為主。”
“秦昭王築長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也只是為了抵禦匈奴南下,從未有過如此大規模的縱深進攻。”
“蒙恬北擊匈奴,收復河套,也只是在邊境附近作戰,屬於防守反擊。”
他頓了頓,語氣中帶著無盡的感慨:“我大漢後世這位少年英雄,一舉開創了中原王朝騎兵長途奔襲、主動出擊草原部落的先河,堪稱前無古人!”
別的不說,光是奔襲兩千多里,打到瀚海這種此前歷代兵家都沒有到達過的地方……
本身便對整個中原王朝來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這意味著中原王朝的騎兵,跟北方草原部落的騎兵一樣,擁有了長途奔襲進攻的能力!
這意味著,面對北方的侵擾,華夏不再是被動防禦。
而是可以主動深入敵人腹地,給予其致命打擊!
像以前中原王朝對抗遊牧民族的策略,基本上都是戰略性的防守為主。
比如始皇帝,修築一千八百里長城,命蒙恬率三十多萬人駐守,便是為了防範匈奴人的入侵。
蒙恬也只是在河套陰山這一帶作戰,屬於防守反擊這個層面。
包括先秦時期的很多將領也都是在偏防守的戰術上。
然而霍去病向世人證明,匈奴並非不可戰勝!
華夏的騎兵也能在草原上縱橫馳騁!
光從這一點來說,足以稱得上開歷史之先河!
要知道,此前大漢對外作戰基本上是屢戰屢敗,以至國威淪喪。
其意義……
就像後世華夏戰士們,在半島戰役中,向世人證明號稱舉世無敵的鷹醬軍隊,並非不可戰勝一樣!
直接打直了一個民族的脊樑,打出了一個民族的血性!
況且世間種種,唯有開創是最難的。
沒有先人開創,後世之人是很難摸索出正確的道路。
霍去病所帶來的這種遠征漠北成功戰績,是前所未有的。
給後世王朝在應對草原部落問題上,帶來了寶貴的參考意義。
這種主動進攻的能力,這對匈奴人的震懾力,同樣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也正因如此,才能讓大漢在很短時間之內,便控制了河西走廊。
如果沒有霍去病,河西走廊、以及天幕提到的絲綢之路,真不知道得晚多少年才能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