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神的成長

第10章 神靈預備役

往往只有那些出現了文明的繁榮世界才能夠孕育出來。

銜燭之龍的神國,充其量也只能滿足第一個條件。

甚至更進一步想想,在祖龍已死的情況下,神國沒有馬上跟著毀滅本身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龍首雖然被封印了一百萬年,但它可並沒有因為這一百萬年的封印而變成傻子。

先前只是求生心切,再加上對於自己能夠遇上傳說中的“原始之靈”而感到狂喜,這才沒有細究其中的細節。

可如今想來,祖龍真的已經死了嗎?

眼下的這位原始之靈,真的是自己認知中的“原始之靈”嗎?

神祇死前會做出怎樣瘋狂的行徑,都是有可能的。

拋棄全部記憶和能力“轉生”重活一次,不過是其中一個微不足道的選項罷了。

“……”

並沒有正面回答龍首的疑問。

李昊只是透過疤臉的視角默默的凝視著對方,示意對方繼續接著說下去。

見此情形,龍首也只得乖乖的繼續講述起了銜燭之龍和自己的來歷。

“祖龍本名燭九陰,是一位龍族真神……”

“而且還是一位獨立開闢了一個世界的至高神……”

鼎盛時期的“銜燭之龍”。

哪怕在諸天萬界的眾多神祇之中,也屬於那種排得上號的存在。

由祂所開闢的世界,也因此被眾神稱為“龍界”、或者“山海界”。

這是一片只有山、只有海、只有龍族才可以自由翱翔的世界。

當銜燭之龍活著的時候,祂便是這個世界唯一的主宰,是所有龍族的始祖。

傳說,銜燭之龍在飛昇成為神祇之前,曾盤踞於這個世界的中心。

當祂睜開眼睛的時候,太陽便會出現。

當祂閉上眼睛的時候,黑夜就會降臨。

祂的呼吸綿延數年,吸氣的時候是冬天,呼氣的時候是夏天。

不得不承認,這段即視感很強的描述,讓李昊瞬間產生了某種意義不明的聯想。

——《山海經》第八卷·海外北經。

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

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里。在無晵之東。

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

——《山海經》第十七卷·大荒北經。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

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

是燭九陰,是謂燭龍。

站在李昊的角度來看,很難說這只是一種巧合。

自己所在的現實世界,為什麼會有關於“銜燭之龍”的記載?

而記載了“銜燭之龍”的《山海經》,又和眼下的這個山海界有什麼關係呢?

帶著這種種疑問,李昊選擇繼續傾聽下去。

月票/推薦票

原始之靈是等同於世界意志、天道一類的存在。

區別只是在於,本書設定中的神才是至高無上的。

所以就算是世界意志,在設定上也矮神一截。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