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嶽含章那若有若無的瘋意勃發的怒吼聲音。
磅礴的熱意與高昂的戰意,讓嶽含章忘記了雙臂上隱約傳來的痛感。
兩道完整的氣血之力貫穿周天迴環,也已經在剎那間引動氣血之力,彌合那些血肉中細密的碰撞傷勢。
就像是之前那些強力武夫的臨時用藥一樣,這樣的受創與彌合的過程中,嶽含章的雙臂也在自然的變化中,使得肌纖維更具備韌性。
某種自然而然,恰到好處的韌性。
但是這會兒的嶽含章,已經沒有注意力來顧及這些身軀上的良性變化。
這會兒,他磅礴戰意充斥著的思緒之中,只有眼前的陸慶華。
真是難得的能夠讓嶽含章在武道搏鬥中有著酣暢淋漓感覺的對手。
陸慶華的出現實在是過於難能可貴。
而且,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陸慶華走的是一條迥異於尋常武道修士在一重天的路。
他並沒有像是如魏夫人指點的那樣,搭好框架之後,先走通單一的一項武學,在有了從始至終的經驗之後,再相繼點亮爐中七星。
他是在曾經一趟拳架之後,能夠兼修武學的時候,便遴選著那些儘可能貼近自己形神的秘傳武學,並且同一時間,在七種武學門類中有所深耕。
如此的修行道路抉擇。
一朝突破武道一重天,這便是即戰力最強的一條路。
天才的修行往往是酣暢淋漓的,而陸慶華對於自己的天賦更為自信,他選擇了要從一開始就痛快,一直痛快到突破更高境界。
所以很罕見的,別的天才創造的秘傳武學,在他的身上竟然有了極致的順暢與絲滑,那些信手拈來的升階技巧體現在了方方面面。
如封似閉,固若金湯,進退有據。
這是第一位正面抗衡著蛟形蠆指,以升階技巧應對升階技巧,以同等水準的力勁相互對撼的同齡武道生!
但是在映象遊走的九掌對擊之後,嶽含章卻反而覺得自己已經佔住了勝機。
陸慶華對於自己的認知很準確,他很強。
但他很顯然誤估了嶽含章所掌握的武學底蘊,在嶽含章面前,他還不夠強!
他無法想象,那怒蛟翻騰的汪洋大海是何等的遼闊,那凝聚著重迭巨浪的海水是近乎於無窮無盡的。
同樣的秘傳武學的天驕特性,他掌握著,嶽含章掌握著更多。
同樣的升階技巧,他掌握著,嶽含章也掌握著更多!
而且嶽含章清楚的意識到,這些技巧的信手拈來,是源自於陸慶華在這七部武學中的深耕,但這種深耕並未曾做到完全的極致,沒有使得秘傳武學徹底融入陸慶華的九宮熔爐中去。
那種升階技巧的密不透風,則更是假象,是七種不同武學佔據在不同領域中,所平鋪與拼湊成的固若金湯。
事實上,它們並沒有在陸慶華的手中完成終極的統合,完成武學上的吸收與煉化。
他可以與嶽含章逞一時的快意,但終究無法在汪洋大海中始終維持乘風破浪的姿態。
那海量技擊的淹沒之下,有些攻伐他能夠擋下,但是總有些攻伐,將處於陸慶華武學的盲區,屬於七部秘傳武學之間的“縫隙”。
這些盲區與縫隙客觀存在著,它被嶽含章捕捉到了。
那便是這場搏鬥的勝機。
於是,當怒吼聲落下的剎那間,當嶽含章和陸慶華再度以越步揮掌相互碰撞攻伐在一起的時候。
蛟形蠆指的極致變化,海量的技巧與經驗,以純粹發乎於武學真髓,發乎於形神本質的方式,被嶽含章演繹出來。
那是汪洋大海之中,一道道浪濤層迭湧起的同時,諸蛟翻騰,或者隨浪湧趁勢攻伐,或者潛於海淵之下蓄勢待發,或者一擊遠遁渺然千里,或者騰雲霧隱逸合天地之力而發一擊。
那是紫金色光芒明滅流淌下機械腦海的極致轟鳴樂章。
那是三十七部秘傳武學完完整整熔於一爐的海納百川。
那是武學指法最極致的靈動多變。
一擊,兩擊,三擊……
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在嶽含章這一浪高過一浪,變化越發繁雜的攻伐之下,原本還在對攻之中走著映象挪移的兩人。
嶽含章的步伐越邁越大,他的挪移範圍愈發寬闊起來。
而陸慶華的腳步則越發滯澀,越發侷限在更為窄小的方寸之間。
體現在技擊的層面上,攻伐不再是你來我往,有來有回的態勢。
陸慶華開始越發趨於守勢。
許多七部秘傳武學的升階技法,開始被他不斷的重複運用出來。
這些變化很是明顯。
明顯到讓所有觀戰席上的武道生都產生了譁然。
畢竟,從武道比賽開始,還沒有比陸慶華更為強力的武道生作為參照物。
以前時,他們覺得蛟形武學強大,覺得蛟形武學華麗,覺得蛟形武學的誕生堪稱靈感上的奇蹟。
但這種認知更多是概念性的,是源於紙面上可查詢的對於蛟形武學的記載。
他們的驚歎之處,始終是先蛟形武學,其次才是運用武學的嶽含章。
但是直至此刻,當陸慶華運用著七部武學,在嶽含章的攻勢面前顯得捉襟見肘的時候。
所有觀戰席上不明內情的武道生們,這才真正驚訝的認識到,是嶽含章從一部基礎武學之中演繹與蛻變的蛟形蠆指,竟然讓一個掌握七部秘傳武學的天驕應對的捉襟見肘。
這是在武學的演繹上何等的天賦才情!
第一次,觀戰席上所有的武道生,在這一刻越過了蛟形武學的紗帳,最為直接的看向了嶽含章這個人。
用一種看待妖孽的目光注視著嶽含章。
而人群中,知道內情的黃智姝,看向嶽含章的目光,甚至比身旁的武道生們更要無法接受!更要震驚與詫異!
比起憑藉一己之力將基礎武學推敲成這等品質,更為可怕的是什麼?
是一夜之間,竟然有人將三十七部秘傳武學統合與煉化成了這般!
這等近乎於天方夜譚的成就,更讓黃智姝在心神錯亂之中,漸漸地讓嶽含章的身形本身,取代了蛟形武學,取代了龍形意境的部分位置。
而在這樣的攻守不斷的變化中,嶽含章的九宮拳勢,一點點的將陸慶華的九宮拳勢纏裹了起來。
漸漸地,那不再是兜轉著圈子的迴旋,那竟然像是此前的無數次對局那樣,是嶽含章一人在純粹的腳踏九宮,而將對手裹在這九宮之勢中,被摟在其間被動挨打。
也正是在這一刻,嶽含章的目光陡然間變得明亮起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