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彿在“勢”的維度裡,這些金色流光已經與嶽含章融為了一體。
緊接著,就像是昨日裡嶽含章與那鎏金線團共振之後,那鎏金色的洪流便出現在了寧寂世界之中一樣。
很快,在那籠罩在嶽含章視界中的純粹幻覺世界裡,在那寧寂的天地之中,有著恍若牛毛細雨一樣的金色流光從天而降。
這樣的“斜風細雨”以某種極致柔和的方式,朝著那懸空的機械腦海“澆灌”而去。
而在嶽含章的注視之下,那機械腦海中,原本因為持續的損耗而愈漸黯淡的鎏金色明光,果然有了極細微的亮度提高。
這是機械腦海的“電量”得以補充的標誌。
一直觀察到這一刻,觀察著從流光的匯聚再到虛實變化間成為機械腦海裡的一部分。
嶽含章終是鬆了一口氣。
他以為這便已經是這一番變化的結束,餘下的這樣“涓滴細流”的灌注實則已經不需要嶽含章再分心多觀察些什麼。
可連嶽含章都未曾想到,這竟是另一番變化的開始。
幾乎剎那間,沒有嶽含章主動的出拳演武,那寧寂世界的機械腦海忽然間在這些金色流光的灌湧下,兀自轟響與震動開來!
這一刻,彷彿是回到了昨日裡嶽含章親眼見證著機械腦海誕生時一樣,那鎏金色明光在每一枚懸浮的金屬機械碎片之間,以明滅的形式不斷的流淌著。
彷彿有著什麼更為內在的變化在其中生成與演繹。
而緊接著,當這種轟鳴與震動的樂章傳遞到嶽含章的心神之中去,當機械腦海的運轉重新分化出金色流光,使之散逸在寧寂世界的邊沿。
再度有著無聲地音言化作武道學識灌輸在了嶽含章原本的記憶之中。
而也正是在這一刻,嶽含章明確的感受到了這更進一步變化的不同、迥異。
如果說,早先時機械腦海的運轉,像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武道修士在嶽含章的耳邊,時時刻刻的給予嶽含章武道指點的話。
那麼這一刻,伴隨著機械腦海的運轉,則像是有著許多人在嶽含章的耳邊,共同闡述著各不相同的武道觀念。
但是這樣的“七嘴八舌”卻並不顯得雜亂,而是彷彿在開口的瞬間,便經歷過了機械腦海的同頻與共振,經歷過了純粹機械的演化與統合。
那不再是單執行緒的灌輸,而是某種更為宏觀、全面和具體的傳授。
畢竟,之前的鎏金線團中所具備的“能量”固然渾厚,但是在武道學識的層面而言,則全數來自於武道修士“小劉”一人。
哪怕有著機械腦海的重組與演化,但是在所謂人工智慧的視角與層面上而言,則意味著可學習樣本的單一與不足。
而這些由自己聲名所引動而來的金色流光,雖然其“能量”本身微乎其微,但是其中蘊藏的武道學識,卻源自於天地間無所不在的“道海”。
甚至每一絲縷流光的背後,都屬於一位位各具天賦才情的武道修士們。
這對於機械腦海而言,則意味著更為豐富的學習樣本,更為全面且宏觀的演化和統合。
於是,幾乎很快的,在數息的“武道學識2.0”版本的灌輸之下。
嶽含章忽然間對於這兩掌的銜接,有了更多,更為深刻,更為奇異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