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的老人們倒是一直兢兢業業地看顧著靈田,嫂嫂可以多倚重他們。”
“我明天就要回道院,之後武氏就徹底退出仙途世家階級,或須得從一郡的修行望族重新起步了!”
“既然嫂嫂對家中庶務上心,那就由您領了家中事務,去金總管那接掌外庫鑰匙,清點好府中諸事吧!”
她要權利,給她就是!
“叔叔說的哪裡話?人家只是府中突生大變,不知該如何是好!”
徐妙熙怯生生地望著武庸,但久久沒得到應答,僵持半天后,只好對著武庸躬身一禮便離開了大堂。
這位武家如今的唯一的嫡子可是出了名的心性薄涼,就是她也不好多做反駁。
武庸怎麼不知道這位久居西苑的嫂嫂是個什麼樣兒的人,他這位嫂嫂-徐鳳熙平素可不是眼前這副淚垂欲滴的模樣。
她本身已經是仙道道基有成的術士,前身那位庶兄百般追求才將其打動迎進了府中!可惜他福緣不夠,進了東州福地後便再無音訊.
這女人進了武家也恪盡本分,但仍舊難掩她那股盛傲之氣,在僕從眼裡可是府中最難伺候的一位主兒。
或許是出身些許的限制了她的眼界,看著府中祖產發賣,她著實是有些驚慌,這才顧不上了許多,正面質問起了武庸來。
眼見其有此心,武庸倒也給她使了分差事,將府庫支度交給她去打理,省得她胡思亂想。
武庸本不是這一界的原住民!
他原是異界的道系青年,在一次登峻峰靈官廟時不慎失足,醒來後便化為了這方大界同名同姓的武氏嫡子-武庸。
剛醒來時,武家的老太君可是急壞了,僅給這乖孫兒測試下靈根就教他昏迷了數日。
差點,武氏這獨苗苗就沒了!
關於他先天靈根的問題。
武家老太君又親自去白玉京求得一株神木靈根-扶桑!將其種了在武庸那半座氣海中,強行延續了武庸的修行之路,武氏這最後一根獨苗也因此才能茁壯成長
“都天大靈官在上!”
“我天生靈根有缺,這方世界道兵體系尚不完整,但我已經別無選擇!”
“只希望能走上一遭您的護法神道,搏一尊道將之位,也不枉費老太君這些年對我的栽培了!”
武庸抬頭望著大堂中這尊王靈官的畫像,面色肅然。
五百靈官之首,都天大靈官,三五火車王靈官,太乙雷聲應化尊!
有“上山不上山,先拜王靈官”的美稱,是護法道將體系中的天花板之一,左手結靈官印,右臂持鞭,能笞四海龍王,抽過齊天大聖!
武庸落入這方世界之時,碰巧得到了一卷靈官寶誥,其中正有黃巾力士、草頭神等等護法綱要
這才是武庸毅然決然地選擇轉向道兵一途的原因。靈根不全,仙道無緣,走這道兵一途,有著靈官寶誥,博一尊仙神之下的道將,未必沒有機會吧?
這方世界的仙道已經走向了位面旅途,從一片片洞天福地的秘境,到跨位面的遠征,全都是由金丹大法師、元神大真君等仙道大能主導!
於是,對道兵護法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但,這些道兵的結局大體可都算不上好。
畢竟道兵只是仙道的附屬體系,相較於道人術士的靈根限制,最普通的道兵是用資源就可以堆出來的,對於法師真君來說,那就是價效比最高的-炮灰!
“在前世那方世界,可只有最能打的修士才能稱道將、靈官!”
“我倒要看看,前世的法,能不能成今世的道!”
武庸看著堂中那張威武道相,心中一動。
在測出靈根不全後,武家那位老太君鋪好了路,他如今早已成就了黃巾力士!能興力士符,可搬山卸嶺,刀槍不入。能興火符,可噴吐火球。能化符水,燒符入水,飲下之後能解百毒,祛百厄!
道兵流比起仙道鬥法弱上一截,但在東郡道院的同齡人中,還未有能成就術士的存在,唯一成就二轉的,只有他武庸!
武庸將寶誥一合收入芥子囊中,轉身就朝著東苑而去。隨口又對在堂外侍立的僕僮喊道:
“清萊!去給管家的傳句話,今後府中內務由西苑主事了,一切由著她來!”
“是,二爺!”
緊接著,一陣急匆匆的腳步就從堂外漸漸遠去
武家的仙道資源,大體上都發賣了,只留下了郡內的一座礦山,一座獸苑,和兩個靈脈莊園!
前者轉向道兵護法體系了用得上,後者是留給府中幾人的,莊園所產供養他們是足夠了。
“明天就是道院進行最終的靈根測定與氣海開拓的時候了,每年總有些天才人物因為靈根或者氣海問題折戟沉沙!”
“道兵也需要資質,郡中凡人中又怎會有比層層考核過的道院子弟資質更好的呢?”
武庸的目標是在道院的落榜子弟中擇取一批,道院七年培養的良家子在花費一定的資源後很快就能成為道兵!
道院放榜完畢,三月後東郡的福地-無骨林便會開啟!
這也是武庸轉修道兵的原因之一,每一個州郡中都有獨屬於他們的洞天福地秘境,每年的道院畢業屆都會開啟一次,只有州郡道院內每年入榜的準練氣士才允許進入。
還有隨行護衛道兵!
每次開啟秘境各州郡都會聘請大量的道兵,拱衛清除洞天福地中的災地、惡地,保證秘境內部的安全與平衡。
道兵的死亡率歷來都是居高不下!
正是因為如此,道兵們被賦予了可以和道院子弟一般在秘境中獲取資源珍財的機會。
武庸想要一博的,就是利用道院落榜學子們還未散去的機會,從無到有拉起一支道營來。
靈感來自於仙俠道系神話中的肉身成聖,五百靈官,道兵護法,金甲道將之類。
靈官一途,也堪稱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