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天尊神是什麼?”
面對揚眉的發問,眾人沉思。
祈講了鴻均所言的大羅之道。
“自開一界小天地,依託洪荒,道果掛靠洪荒界,對照洪荒,時時糾正。”
“並且,還可使用小天地和洪荒的力量來戰鬥演法。”
此言卻被揚眉反駁:“那汝所行之道是汝之道,還是洪荒天道。”
“入了混沌,遠離了洪荒與小天地,沒有了天地加持,境界跌落,這樣看,汝的修為還是汝的嗎?”
“此法雖然輕鬆,卻不過是企圖捷徑罷了。”
“以此法為大羅,誤入歧途而不自知矣!。”
“道途對照洪荒天地,未來雖然明瞭,卻可知道,已道已死!”
“清晰看得見的道路固然可貴,但終究會有盡頭。”
“天皇心懷洪荒天地,開闢的道路是以洪荒為主。”
“但與泰皇對比之下,卻落得下成了些。”
聽聞此言,眾人皆醒神靜聽。
“羅天者,於此界外八方世界,皆上有羅天重重,別置日月、五星、二十八宿,亦與南天下宛利同無異也。”
“此時雖未有,但天皇展望,後世者自闢大羅天,依附洪荒,化三千大千世界。”
“故羅天者,網羅諸天也!”
見眾人聽得入神,揚眉繼續說道:
“泰皇受此啟發,更進一步,與天皇之道有異。”
“泰皇羅天之道,自闢大羅天,大羅天依託道果。”
“世界演化,由己道始,由己道終,對錯自知!”
“行臥之間,自有世界巨力,位同諸天。”
眾人目光凝重,兩道似同則異遠矣,各有優劣,但是若由他們選擇,想必都會選擇後者。
“而地皇之道最是不同,地澤萬物,養育群生。”
“不闢大羅天,反以道果煉化天地,天地之內,神力加持。”
“所佔愈廣,神威愈強,若有天地秘境,比肩混元也未嘗不可。”
“道為天地,有大功德。”
聽到這話,眾人也覺得是一條出路,但是會放棄自己的道,追逐天地之道。
天地之大,豈能一人可取。
煉化的同時,自己的道果也會變成天地的。
在煉化的範圍內,實力自然強勁,但一旦離開,恐怕修為也會隨之跌落。
若是離得太遠,甚至恐怕會化為凡人一般。
揚眉見眾人思考,便問道:
“汝等何所欲也。”
言到此處,眾人也就知道三條路中,他只會講一條,就看大家如何選擇了。
祈與太一等人相互望了一眼,瞭解了眾人的想法,回答大家的選擇:
“前輩,吾等願行泰皇大道,偉力歸於自身。”
見此,揚眉笑曰:“善!”
“吾等皆是先天神聖,盤古大神開天之景尚在眼簾。”
“如何開闢大羅天,汝等必定自有想法,吾便不再多言。”
“便與爾講一下世界如何掛拖道果罷了。”
這一次,揚眉講道並沒有天地異象,平平靜靜,沒有一絲波瀾。
眾人卻聽得認真,不敢有絲毫懈怠,唯恐有所遺漏。
遠處小山上的牛牛,抬頭立耳,卻聽不見分毫,急得跳起來,又不敢隨意過去。
他此前聽太乙上神之道,如聽仙樂,迷迷糊糊,已經忘記大半。
但也有一些能聽懂的部分被記了下來也算是收穫滿滿,道行大增。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