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規中矩都難說的,你沒聽學正說嗎?有皮沒骨,差得多了,不然如何以文脈之家子弟的身份,還考個三十多名?”
“唉,看來宋家文脈屬實沒落了,這主家文風算是散了,還不如他們在洪州的旁支啊。”
幾個儒生在院內小聲交談著,秀才們則是在猜要做什麼詩,還有這次究竟能夠做出幾首像樣的詩來。
潘文皓也在其中,不過這回沒被荀夫子挑上去,他正和齊大作站在一起,對視了一眼,兩人臉上都有幾分幸災樂禍和戲謔。
平日裡他們最喜欺負宋穆,也最知道宋穆的本事,他曉經義,能讀四書五經,但偏偏對詩詞不敏感,連教習都說他做出來的詩,也就騙騙鄉野村夫,讓人貽笑大方。
當下兩人更是在眾人之中散播各種謠言。
不過宋穆此刻卻是沒有在意周邊的喧鬧,而是小心的研墨,腦中則是在思索著詩詞。
自己遣詞造句自然是沒問題,但是如今這場面,若是拿不出一兩首有些才氣的詩詞來,自己怕是又要被人低看幾分。
老天爺讓自己重生來到這個世界,可不是再讓人將自己踩下去的。
如此想著,宋穆心中已經有了一番打算。
“這位李姑娘,既然你也是文脈之家出身,而且聽聞對詩詞頗有感觸,這第一首便由你來出題吧?”
荀夫子見宋穆等人做好了準備,當下則是再次撫了撫鬍鬚,卻開口朝著一旁的李墨兒說道,臉上神色十分淡然。
宋穆抬頭看向李墨兒,李墨兒顯然也有些詫異,不過很快就興高采烈的上前,卻又是朝著喧鬧的周圍冷哼了一聲,擺了擺袖子,竟露出一個藏在袖子裡的小葫蘆,開啟葫蘆噸噸喝了兩口,皺著眉頭時突然開口道。
“宋公子剛剛還沒回答我的問題呢,公子平日最喜歡作何等詩?”
宋穆愣了愣,微微思索了片刻,輕聲答道。
“詠物詩吧。”
李墨兒點了點頭,當下也思索了片刻,竟然轉身跑到旁邊一塊山石下的水潭,指了指上面的青苔。
“那就請諸位公子,詠這朵花吧。”
“苔花?”
宋穆看到李墨兒所指頓時愣了一下,旁邊同樣被考教的孔宗也是神色一頓,當下思索著。
而旁邊的秀才童生一個個也是竊竊私語,有些自詡詩詞造詣不錯的人,已經開始遣詞造句。
詠物詩作為非常流行的一種詩歌體裁,在唐代便多為盛行,《全唐詩》中就有詠物詩6262首,幾乎所有的文人都最喜託物言志,以附風雅。
只不過這詠苔花,開篇應當不難,但要託物言志,眾人心中卻是有了番思索。
“小女子已經出完題目了,各位公子就請開始作詩吧。”
李墨兒起身來到宋穆桌前抬頭說道,宋穆與其對視一眼,當下心中也是不停的思索。
片刻後,宋穆心中一動,當下提筆蘸墨。
見著宋穆不過片刻便已經落筆,周遭之人都頓時看了過來,幾個秀才也露出幾分訝然,宋穆則是已經寫出了第一句。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一個秀才教習上前輕輕讀出了宋穆所寫的五言律詩,當下也是抬頭一愣,面色有些詫然。
這首詩初讀只有一番通順的感覺,但是當最後一個字落下,詠物詩託物言志的情感自然而然的冒了出來。
就算只有米粒般大小的花朵,也要像奼紫嫣紅的牡丹一般絢爛綻放開來。
這其間意味,頓時讓那秀才呼了一聲“妙。”
旁邊幾個秀才也湊了過來,通讀一遍後都各自點了點頭,這首詩,比之自己剛剛想的要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這宋穆倒是奇了。”
“怕不是用盡了所有才氣,才得了這麼一首好詩。”
幾個童生見得宋穆這麼快就寫完了,當下竊竊私語,而宋穆卻是提筆寫上了詩名《苔》,《苔》字落筆,這詩便頓時湧出一大股白氣,白氣圍繞宋穆,片刻後融於宋穆體內。
這是文氣入體,表明這首詩是作者首創。
而且今後只要這首詩有文人所借用,那便將滋養宋家文脈。
宋穆此刻心中也是大喜,自己硬著頭皮寫下了清朝大詩人袁枚的這首詩,沒想到這個世界竟然接受了這首詩,而且方才那濃郁的文氣入體,宋穆能夠感受到自己渾身舒暢,腦袋也清明瞭許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