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陳衍劃破中指,凝聚出一滴精血,輕輕滴在了玉簡上。
但見這滴赤紅精血輕輕滴落在玉簡的表面,很快,神奇的一幕發生了。
就好像是海面一般,陳衍的這滴精血竟是被玉簡迅速的吸收。
下一瞬,一道充滿滄桑感懷的聲音在陳衍耳畔響起:
“五穀者,萬民之命也,為萬民養也;予嘗求一法,可為萬民之修,奈天資愚鈍,堪止於胎息,望我陳氏子孫有後人得之,能補全此法……”
接著,便是一門關於修行的法門要訣。
相較於功德天書的灌頂,毫無疑問,傳功玉簡要溫和的多。
因為前者是強行提升陳衍的經驗,後者,只是讓開啟人記住罷了。
一刻鐘後,將玉簡的資訊通讀完,陳衍目露若有所思。
毫無疑問,老婆婆的祖先曾經是一名修士。
而且從這玉簡描述的內容來看,其修為,甚至要比道基期的劉老道還要高,至少也是煉精化氣這一級別。
老婆婆的先祖毫無疑問是一個極具天資之輩,竟然想著為萬民開萬法。
因而創下了這門名為《五穀食氣錄》的修行法門,只可惜,此法太過艱難,老婆婆的先祖只將之推演至胎息期就再也推演不下去。
於是便留下了這枚玉簡,希望自己的子孫後輩能夠繼續完成前人未竟之業。
只是不知後來發生了什麼,導致老婆婆所屬的陳家衰落,甚至再也沒有出現過修行者,倒是這枚玉簡卻是幸運的儲存到了今天,直到今天,在陳衍手中,才終於問世。
在通讀完《五穀食氣錄》後,陳衍覺得,與其說這是一門修行功法,倒不如說這是一門秘法更為貼切。
因為按照老婆婆的先祖所述,修行五穀食氣錄並不影響自身修行其他法門,其他仙佛門派的引氣訣。
五穀食氣錄這則法門,更多的,並不是講如何引氣入體,如何煉精化氣,而是講如何從“五穀”之中,提取其精華,化作修行者自身的精元。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天才般的想法。
事實上陳氏先祖也做到了,但是……
怎麼說呢?
強是挺強的,就是有億點點耗錢。
因為按照陳氏先祖所說,普通人想要從五穀之中攝取精華轉化為自身的精元,首先對五穀的要求就很高。
不能是普通的五穀雜糧,必須是上等的精品五穀才行。
其次這個吃法上也很有講究。
五穀謂稻、黍、稷、麥、菽,對應人體的心肝脾肺腎,又與五行金木水火土所關聯,即為心火稻,木肝黍、土脾稷、金肺麥、水腎菽,各取一斗,一分不能多,一分不能少,食之可抵一日之修行。
這還只是養精階段,若是胎息,普通五穀已經滿足不了需求,必須得是有靈氣的靈米靈谷才行。
窮人就別想了,肚子都填不飽,更別說食五穀修行了。
富人也不行,因為一斗就是十二斤,五斗超過六十斤,有這個心也沒有消化的這個胃。
畢竟五穀食氣錄也不過是一門秘法,要遵循修行界的規則,普通人想要修煉,也要按照流程走,先從固本培元開始……
只有有錢的武師,才能嘗試一下。
因為氣血武師本身按照修行的說法就是在固本培元。
所以陳衍覺得,這陳氏祖先,與其說是為萬民開萬法,倒不如說更像是為武道開萬法。
因為只有武師有這個身體條件,一天消化六十斤五穀雜糧。
而陳衍,恰好是一名武師……
……
沒有推薦了!下週全靠大家追讀能不能東山再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