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寥

第1章 童生

周清自是無暇關心這些,很快來到道試的日子。

沒有意外,不叫人生。

原本週清以為,今年的道試和以往一樣,不考八股文,還是以詩詞為重點。

但是整個考場都在哀嚎。

今年考八股文了。

雖然在場的童生,不是沒有接觸過八股文。可是道試的重點,歷來都是詩詞,大家自然不會為此做多少準備。

原來是江州人太重視詩詞,導致參加鄉試中舉的舉人越來越少。

大抵是江州提學官領悟到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的重要性。

決定在任的時候,改變以往道試重視詩詞的風氣。

今年出其不意地出了八股文的考題。

到了道試這一步,取中的名額是七成左右,今年卻被上面削減了秀才名額,只有五成。

又因為有了八股文的考題。

因此許多精通詩詞的童生,不得不丟掉最大的優勢。

原本十拿九穩的秀才,也成了到嘴的鴨子將要飛走。

考場內,一片哀嚎之聲。

但是有個小胖子卻笑了起來。

“王海,你笑什麼?”提學官一眼就看到小胖子,似乎還認識,見他有些無狀,頗有些怒氣地呵斥道。

“姑父,我……”

提學官眉頭緊皺,

“跟你說了多少次,在外面要叫我官職。算了,你不要再說話了,好好考試。”陸提學揉了揉額頭,頗是無語。當初為了求學,才娶了商人家的女子為妻。妻子倒是好的,可是孃家這侄子真是個不成器的傢伙。

只是大舅哥待他確實好,為他當這提學官出了不少力。

陸提學雖然避嫌,沒有給王海私下輔導功課,卻也提示王家讓這小子學一下八股文。

八股文以經義為主,講究八比一的排比法。

這時代的八股文,和周清前世明清的八股文頗有一些區別,對格律、字數的要求並不嚴格。

還是給了考生一定程度的自由發揮空間。

考題很快發下來。

王海是商人之子,不擅長詩詞歌賦,但他本身不是笨蛋,雖然為人好逸惡勞,可在王家找了先生惡補的情況下,還是讓他掌握了八股文的寫作技巧。

如今參加道試的人,能掌握八股文寫作技巧的人不足一半。

王海雖然寫八股文的水平不高,好歹能把文章寫出來。

他冥思苦想,終究改不了跳脫的性子,左顧右盼,看到旁邊一個考生開始提筆,隨即運筆如飛。

雖然考桌隔得遠,什麼都看不清。

但他心裡還是感到震驚。

只是除他之外,其餘考生都是埋頭苦寫,哪知道考場裡出現這麼一個怪物。

自王海看那考生提筆,不到一刻鐘。

那考生就將筆放下。

一篇剛出爐的八股文便出現了。

這次的題目叫做《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出自論語述而。

此題的大意便是:孔子跟顏回說,我道能行,那就在這個國家施行我的道,倘若這個國家不能允許我的道推行,那就藏道於身,能做到這樣的,只有我和伱了呀!

對於在場的考生來說,論語肯定是讀過的。

這一篇述而,在論語中也不算冷僻。

陸提學不指望考生能對此有什麼高論,只要能把八股文寫出來,讓人看懂意思,便算可造之材。

後面他會因材施教,在裡面找出幾個讀書種子,教他們如何寫出真正能鄉試中舉的八股文。

周清寫完就交卷。

此刻道試剛開始不到半個時辰。

他一上前交卷,考官們、巡查考場的吏員都有些吃驚。因為周清目前在江城裡屬實沒什麼名氣。

現在的情況,周清提筆寫文時,心裡就做好準備。

道試考場上突然出了八股文的考題,其用意不言而明。

這對他是個機會。

以他目前的窮迫,已經顧不得什麼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相比可能冒的風險,如果能得到提學官的賞識,會對他目前所處的困境有很大的幫助。

而且他寫的八股文乃是一篇前世研究八股文相關資料記下的範文,看到題目時,相關記憶便流淌而出,於是提筆寫下。

這篇八股文,放在鄉試裡,被黜落的可能性都不算大。在這次的道試中,應該能算上佼佼者。

如果他判斷的沒錯,提學官肯定很願意見到考生裡出現一位寫八股文的天才。

人生在關鍵的路口,往往需要賭博。

即使他賭錯了,至少取中秀才這件事不會變。

引人注目,那就引人注目吧。

孤傲不群,才氣外露,其實也符合一個貧寒士子的正常人設。

道試正常的流程,前幾名交卷的,都會引起主考提學官的注意,何況周清還是第一個交卷。

他自然被提學官陸涯叫去問話。

這早在周清意料中。

如果應答得體,那麼他就得了提學官的賞識,往後求學之路,肯定能順遂很多。

若是不小心說錯了話,即使提學官大度,不在意。可是事情肯定會傳出去,無形中會惹來一些閒話,在讀書人中受到孤立。

古往今來,類似的事並不罕見。

其實真有遠大的志向,多是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即使周清被孤立,也只是給自己本來就頗有難度的開局加難度而已。

可以他目前的處境,還有下降空間嗎?

在寒門士子裡,家徒四壁且無名聲的秀才,也是最下層的,很容易被圈子裡的人排擠欺負。

那句“大丈夫生不五鼎食,死當五鼎烹”,肯定是跟周清目前處境差不多的古人說的。

周清當然沒那麼激進。

他沒有刻意掩飾,帶著些微本能的緊張,向提學官行禮。

一州的提學官,放在後世,也是一個地級市的教育局長了,何況掌握一州秀才生員的學籍,其影響力不言而喻。

周清即使兩世為人,考慮到接下來的前途,依舊不免有些人之常情的緊張。

在周清行禮的時候,提學官陸涯先看了周清的考卷,能考中進士,做到提學官的人,自然記憶力出眾,而且長久的宦海生涯,使他看東西的速度也很快。

大略看了周清的文章。

“聖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蓋聖人之行藏,正不易規,自顏子幾之,而始可與之言矣……”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