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下人走過不見舊顏色”
“臺上人唱著心碎離別歌”
“情字難落墨她唱須以血來和”
“戲幕起戲幕落誰是客”
“啊……”
崑曲白:
“濃情悔認真,回頭皆幻景,對面是何人……”
戲腔!又見戲腔!
傳統戲曲和現代流行歌曲融合在一起,生出了一種令人著迷的魔力。
只要是聽過一遍的人,都會如痴如醉,欲罷不能。
常言“戲子多無情”,然則真情假意全在戲言中,看戲人怎知唱戲人心事難說。
“位卑未敢忘憂國,哪怕無人知我。”
戰火連綿,終是穿上戰袍,保家衛國。只為天下蒼生敬華夏,棄青衣,卸戲妝,浴血沙場,手執吳鉤蕩九天。
“臺下人走過不見舊顏色”
“臺上人唱著心碎離別歌”
“情字難落墨她唱須以血來和”
“戲幕起戲幕落終是客”
“你方唱罷我登場”
“莫嘲風月戲莫笑人荒唐”
“也曾問青黃也曾鏗鏘唱興亡”
“道無情道有情怎思量”
“道無情道有情費思量”
笛聲起,悠悠傾心,二胡伴奏,鑼鼓響,扇開合,一場戲又開,水袖起落間唱悲與歡,戲中情,戲外的人任憑你們如何看待。
唱戲的人習慣將喜怒哀樂、融入粉墨登場中,陳詞舊調唱過多少遍,莫嘲笑風月戲、笑人荒唐,也曾唱過青黃、也曾鏗鏘唱興亡。
烽煙四起燃山河,怎奈我地位低微,但是我憂國憂民沒有忘,哪怕世人不知道我。
婉轉優美的戲曲唱腔,聽得認人心碎,潸然落淚。
情字難寫,把滿腔熱血融入歌聲中,呼喚著無數人的內心世界,戲曲幕落、終是客,充滿躁動與悲涼。
戲子多情,可唱穿世態滄桑。
戲子有義,火光一現守家國。
戲中情訴鴻鵠之志,山河沉寐百年,終有一日壯波瀾。
粉末重彩掩決絕悲歡,水袖起落舞出人生百態。
亂世山河燃烽火,位卑憂國千古頌。
二胡聲漸漸停止,在人們的腦海裡迴盪。
秦書言微微衝臺下的評委們鞠了一躬。
一曲《赤伶》,讓現場的十位評委無不動容。
感性的主持人,更是輕試著淚滴走上舞臺。
“感謝書言給我都帶來一首,可歌可泣的歌曲。”
“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8月15日,不知道螢幕前有多少觀眾知道這個日子的含義。”
“這首《赤伶》,不禁讓我想起了曾經那些為這個國家英勇獻身的仁人志士,是他們義無反顧的獻身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也希望大家記住8月15日這個特殊的日子,1945年8月15日正午,RB天皇向全RB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結束戰爭。這一天標誌著二戰和抗戰的戰事結束。”
“讓我們銘記歷史,銘記英雄!”
主持人的話音未落,現場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直播間的彈幕更是如同雪花般刷屏。
“銘記歷史,銘記英雄!”
“銘記歷史,銘記英雄!”
“……”
古風,戲腔,家國情懷,多重buff的加持,最終打分環節,十名評委齊刷刷的都亮起來“100分”的打分板。
全場滿分!
誰也沒想到複賽最後一輪,竟然會有人拿到滿分。
這個分數出乎所有人的預料,但又合情合理。
候場室裡,和秦書言同組的其餘14人頓時壓力驟增。
“李毅是真捨得,這首歌都捨得讓秦書言唱。”
這句話說的很酸,其實大家心裡都挺酸,但卻沒有人再往下接這個話題。
有人幽幽的說:“我現在很好奇,李毅給自己留了一首什麼樣的歌曲?”
是啊,李毅會給自己留一首什麼樣的歌曲?
想必一定不會比這首歌差。
“和他們倆分別同組,真的就讓人挺無語的。”
“現在稱李毅一首曲爹詞神,我想很多人都會同意我的觀點吧。”
沒人出聲,算是預設了這事實。
別說年輕一輩,即便是是老牌音樂人,現在好像也不見得能與其爭鋒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