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麼神仙編曲和演唱啊,毫無抵抗力好嗎?”
“華夏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隨便拿出一點來就是經典,戲曲的魅力真的讓人著迷。”
“李毅的唱功,完全可以和國家隊那些大神拼一下了。!”
與此同時,一位花甲之年的老人也在觀看電視。
他正是華夏戲曲學院的院長,同時也是華夏戲曲學會的會長,陸仲亨。
對於如火如荼進行的青歌賽,他每天都會抽空看兩場比賽。
聽著李毅的唱戲腔唱法,頓時讓他眼前一亮。
在他看來,戲曲和流行音樂格格不入,完全不同,根本不可能產生任何交集。
可是當他聽完李毅的《帝都一夜》後,徹底被震撼了,感動得老淚縱橫。
他沒想到戲曲和現代流行音樂竟然能如此完美的結合到一起。
李毅的真假音自然漂亮地轉換,輕易地將情緒藉由聲音擴散開來,一股強烈的情緒感染魔力。
李毅的唱法也啟發了他,讓他看到了振興戲曲的希望。
近些年傳統戲曲日趨沒落,聽戲的人越來越少,報考戲曲學院的學生也是一年比一年少。
這樣下去用不了多久,這門優秀的國粹就會消失。
他一直為此憂心如焚,卻無能為力。
現在他終於找到了一個好辦法。
那就是將戲曲和音樂相結合,讓更多的人關注戲曲。
他現在有點迫切的想見一見李毅了。
央視比賽現場。
幾名評委已經做完點評,現在是評委打分環節。
“100”、“100”、“99”、“99.5”……“100”
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李毅的最終得分是99.75分。
這個分數無限接近於滿分,同時也是複賽第二場比賽目前為止的最高分。
之前是秦書言,現在李毅略勝一籌。
這種搖滾加戲腔的唱法,讓所有評委耳目一新,他在搖滾和戲腔間來回完美切換更凸顯了他的唱功。
李毅無疑是自己開創了一種新的唱法,這給其他歌手創造了寶貴的經驗,這更是加分項。
打分結束還有一段小插曲,主持人好奇的問李毅這首歌的創作靈感時,他說是前幾天晚上進地安門的時候,司機不打喇叭他神經兮兮告訴我怕驚醒沉睡千年的戀人。
李毅就問了一下,司機就給他講了一個故事。
一對生活在燕京內城的漢族夫妻,幸福和睦,卻因為戰爭,丈夫被緊急徵召到了平匈前線。按照當時習慣,丈夫出征,妻子都會為丈夫縫製一雙繡花鞋,以喻平安,然而這一次徵召入伍太急,妻子沒來得及縫製繡花鞋。臨行前丈夫對妻子說我一定會回來,妻子對丈夫說我一直等你回來。
然而戰爭是殘酷的,丈夫不幸陣亡。丈夫的陰魂在準備過奈何橋喝孟婆湯投生的時候,對地府的人說,我不能喝,我得回去,我家娘子還在家裡等我回去。就這樣,丈夫的魂魄又回到了人間,可是他白天不敢出來,晚上出來時,城門已經關閉,於是,他天天晚上都來到地安門,守在那裡,希望能夠進去。
妻子在丈夫走後,縫製了一雙繡花鞋,每天都跑到地安門等。
他的創作靈感,就是從這個故事中來的。
幾名評委你看看我,對於這個故事不置可否。
很多外地網友紛紛詢問燕京網友,李毅說的這是真的嗎?
很多人都表示不清楚,說有時間晚上去地安門那探探。
這時有一個網友回了一句“作為土生土長的燕京人,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大家地安門不摁喇叭不是有什麼傳說,是因為二環內禁止鳴笛,不然罰款。”
這……?
這麼說,故事是李毅編的嘍?
一時間網友們繃不住了,看來李毅不光會寫詞作曲,還編的一手好故事。
再聯想到之前的《童話》和《夜的第七章》的mv,大家一致認為李毅不去當編劇可惜了。
陳芸熙也被李毅的歌聲狠狠的驚豔到了,不過看著網友們的討論,當然更讓她覺得的有趣的還是直播間的彈幕。
“呵——我就說吧,這個男人就是一個騙子,編起瞎話不打草稿張口就來,真是滿嘴跑火車。”
她真有點佩服李毅的膽子。
臺子坐著的評委可都是音樂圈的大佬、名校導師,他這都敢現場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