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蒙山打獵耕種記

第134章 (5k)下雪了得吃羊肉

畢竟章傑今後也是要養家餬口的人,沒收入怎麼行。

而且蓋房子至少要蓋三個月,又不像他們家只蓋一間單屋就行了。

章傑今天要去陳虎家吃肉,幹活特別積極,他讓陳虎在岸上,別下水。

把下的簍子拎上,聽著裡面“噠噠噠”魚跳動的聲音,數量應該是夠的。

陳虎把這些魚的腦袋掉,再一摳,就把魚內臟給摳了出來,然後重新放回簍子裡繼續捕魚。

這段時間陳虎一直在山上打獵,沒機會下河放了簍子,讓他兒子在這一個月裡少喝了許多魚湯,導致這一個月連個頭都沒長。

他現在總得改變他兒子未來只有一米六五的硬傷吧。

前世陳上天小時候一直吃的是紅薯,導致營養不良,身高也沒見長多高,這一世有條件,就算給他的補償吧……

把小鯽魚清理好後,又在河邊扯了小半簍的折耳根回去作為佐料。

到時把折耳根放在羊肉湯裡面涮著吃,這個味道爽翻!

陳虎回家,賀珍已經把家裡那口大鍋清理乾淨。

“搞這麼多魚!”賀珍問。

“我們又不是吃魚肉,而是用魚湯煲,到時再把羊肉放在裡燉!”

賀珍聽著陳虎燉羊肉的法子,在邊上皺了皺眉:“你說這麼多,你來,我今天就吃現成的!”

陳虎接過鍋鏟,一勺又一勺的挖豬油都快堆了一個小山峰了。

若是旁人從邊上路過的話,肯定會批評陳虎暴殄天物,畢竟他今天這次用油的量,都快趕上別人一個月吃油的量了。

油溫起來後,陳虎把魚放在裡面煎了一下,把魚煎至兩面金黃的時候,再重新盛出來放在小鐵鍋裡燉魚湯。

賀珍嘴上說著讓陳虎全全掌勺,但她已經在廚房裡洗老山羊肉,順帶焯了下水。

焯水的羊肉,放上生薑片,再倒了點高度白酒進去。

等水煮沸後整個院子裡面全部都是羊肉的香味。

陳虎聞著老羊肉的味道,再盯著鍋裡的剩油,立馬讓章傑把掛在柴房準備醃製的魚洗乾淨拿過來。

他想給大家做一道烤魚吃。

陳虎殊不知,這因為自己做了這道烤魚,讓章傑揪著他,必須得在自己結婚的時候展示這個廚藝。

因為做烤魚簡單,又不像做糖醋鯉魚,還得熬酸汁,又要裹麵糊,特麻煩。

而且一般麵糊可裹不了,得用紅薯澱粉糊才行。

二十斤紅薯才出,三斤紅薯澱粉,聽著就是不划算。

何況還要做裹四十根魚的麵糊呢,至少得需要一百斤的紅薯才夠。

這一百斤紅薯都夠他和他爸吃半個冬天了。

陳虎把第一遍魚湯熬好後,再次加水,把裡面的魚搗碎,又重新燉煮。

“咕嚕咕嚕”

這魚湯熬的奶白奶白的,在院子裡都能聞著香味,特別是燉魚湯的香氣,帶著折耳根的清香,再加上廚房焯羊肉的味道混合在一起,根本就找不到任何一個詞語形容。

等魚湯煮好,賀珍也在屋裡面,把今天吃的老山羊肉也給弄好了。

章海波和陳父慢悠悠的過來吃現成的。

“香啊……香啊!”

陳父吃著肉,嘴上一直誇讚著這句話。

“就是,如果沒有虎子,咱們根本就吃不到這肉!”

章海波也在邊上誇著,把魚湯喝了一碗接一碗。

賀珍也在嚐了一下味道。

品嚐後,她的柳眉立馬挑起,看著陳火,她沒想著自家男人居然這麼會做飯。

“虎哥,你做飯怎麼這麼好吃?”

陳虎向賀珍小聲講著:“這是秘密,等晚上的時候我再告訴你,為什麼我做飯做的這麼好吃?!”

其實就是佐料加多一點就行了,之前家裡裡面做飯,連放鹽都放的摳摳搜搜的,這樣做出來的飯能好吃嗎?

再加上今天這魚湯本就鮮美,再加上羊肉的味道,做出來的羊肉湯自然好喝。

龍龍看著大家吃的這麼香,他也嘴饞起來,可是陳虎跟賀珍就是不讓他吃,只讓他在邊上喝湯就行了。

“爸爸,我要吃!”龍龍不服氣的講著。

“你是小娃娃不能吃了,吃了容易雞雞炸掉。”

因為吃羊肉補陽氣!小孩子吃了容易晚上吃著渾身發熱,孩子一熱就特別喜歡睡著後不蓋被子,容易著涼。

這才是他們不讓龍龍吃羊肉的原因,那曉得陳虎居然說的這麼“粗俗。”

陳虎邊說邊用筷子在他襠部比劃了下。

嚇得龍龍趕緊用手擋著。

“虎子給他來個羊蹄子吃!不然他嘴饞,總不能真讓我們吃肉他喝湯吧?”章海波講道。

龍龍吃著羊蹄子,陳虎他們聊著天。

章海波喝了幾杯鹿血酒後,開始感慨,這時間過得真快,一溜神兒,自家日子居然都結婚了。

“這不是蠻!再等一兩年,你都是要當爺爺的人了。”

陳國中在邊上講著,兩個人同時感慨,這時間過得真快。

正當他們二人感慨時間的時候,突然聽著邊上龍龍的聲音。

“爸爸,大寶二寶搶我吃的!”

龍龍大聲吼著,脖子上的青筋都快要鼓出來。

“多大點事,那你搶回來繼續吃!”

陳虎開玩笑說著,賀珍在邊上用手肘懟了一下他。

下一秒,龍龍真的把大寶嘴裡面的那塊骨頭搶回來,要不是陳肖跑得快,估計龍龍自己嗦骨頭的骨油了。

這一幕,逗的大家夥兒笑的不行。

賀珍在邊上向張章傑講,今後有孩子了,千萬不能像陳虎一樣這麼帶孩子。

外面的雪越下越大,大家也從屋外搬到屋裡吃。

…………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