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雨特種水產育種有限公司”的招牌,帶著秦雨冰冷的字跡,掛在了白沙鎮魚塘邊新建的活動板房門口。
五十萬資金到賬,如同注入了一針強心劑,也套上了一副沉重的枷鎖。
秦雨指派的“特派員”,一位名叫張誠的年輕財務兼專案監管,幾乎同步抵達。
他帶著專業的筆記本、厚厚的制度檔案和一臺高畫質監控主機,第一時間派人在新建的種魚培育車間、孵化室、以及林星原本的小屋附近安裝了數個攝像頭。
“林總監,秦總吩咐,核心區域必須無死角覆蓋,確保流程規範和資料真實。”
張誠推了推金絲眼鏡,語氣客氣卻不容置疑,“所有物料採購、投餵記錄、魚苗出入庫,都需要我這邊簽字確認,還有財務報表每週都要上傳集團系統。”
林星面無表情地點點頭,心裡卻像壓了塊巨石。
他感覺自己像個被嚴密監視的犯人,一舉一動都暴露在資本的目光下。
那份簽下的協議,此刻化作了無形的牢籠。
十八個月的對賭倒計時,如同懸在頭頂的鍘刀,每一天都無比珍貴。
資金到位,工程隊迅速進場。
標準化的水泥育種池、沉澱過濾系統、恆溫孵化槽……藍圖上的規劃正快速變成現實。
林星像個高速旋轉的陀螺,既要盯著工地施工質量,又要指揮工人將珍貴的種魚和F1代“金豆”們小心轉移到新環境,還要應付張誠事無鉅細的盤問和記錄要求。
他幾乎吃住都在工地旁臨時搭建的窩棚裡,滿身泥漿,眼裡佈滿血絲。
壓力越大,反彈越強!秦雨的苛刻條件沒有壓垮林星,反而激起了他骨子裡的狠勁和反抗欲。
他清晰地記得協議裡那10%的自銷權——這是她留下的唯一一道縫隙!
利用張誠初期忙於熟悉流程和對接建設的間隙,林星開始了他隱秘的“生路計劃”:
1.篩選“黃金苗”:
在轉移F1代魚苗時,他暗中將其中活力最強、體型最優、表現最接近親本【強壯】效果的約5%魚苗(遠低於10%額度),單獨標記,秘密轉移到自己利用舊魚塘一角、精心偽裝過的幾個加固網箱中。
這些是他的“秘密武器”,也是他未來獨立渠道的基石!
2.建立“影子”渠道:
他利用深夜或張誠回鎮上住宿的時間,偷偷用那部快報廢的舊手機,並未連線公司網路,聯絡了鎮上唯一信任的老同學王海。
王海在縣農貿市場有個小攤位,林星以“幫朋友處理少量試驗品”為由,將少量普通成魚(非詞條魚)以略低於雨霽採購價的價格交給王海試水,積累現金,同時試探小市場的反應。
3.佈局線上:
他匿名註冊了一個極其簡陋的農產品資訊釋出賬號,用模糊的塘景照片和“白沙鎮原生優質魚苗”的噱頭,小心翼翼地釋出資訊,只接受小批次預定和線下自提,收款用王海的賬戶中轉。
每一步都如履薄冰,生怕被張誠或秦雨的網路監控捕捉到蛛絲馬跡。
然而,就在育種場建設如火如荼、林星暗中佈局初見雛形之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危機,讓所有壓力瞬間飆升到了頂點!
大規模養殖的魔咒——疾病,爆發了!
最先出問題的是最早轉移進新水泥池的一批F1代魚苗。
它們開始出現厭食、離群獨遊、體表粘液增多、鰓蓋張合異常的症狀。
緊接著,幾條珍貴的【強壯】種魚也出現了反應遲鈍、體表出現輕微紅斑的跡象!
“不好,是爛鰓病!還有可能是細菌性出血!”
林星的心瞬間沉到谷底。
新環境應激、密度增大、水質波動,由於新系統未完全穩定……多重因素疊加,給了病原體可乘之機!
這種病在水產養殖中極其常見,但在規模化、高密度環境下,一旦爆發,傳染極快,死亡率極高!
常規的消毒、換水、投餵藥餌等手段立刻上馬。
林星日夜守在池邊,觀察記錄,調整措施。
張誠也緊張起來,這直接關係到對賭協議的成敗!
他破天荒地沒有過多幹涉林星的處理,只是不斷催促用藥和報告進展。
但效果甚微!發病魚的數量在增加,死亡開始出現!
看著一條條翻起白肚、曾經承載著希望的魚苗,林星心如刀絞,巨大的挫敗感和對賭失敗、一無所有的恐懼如同冰水澆頭。
“不行!常規手段太慢了!而且頻繁用藥會影響水質和魚的品質,後期上市檢測也可能出問題!”
林星看著系統介面上那飛速消耗的預算(藥費、死魚損失),以及張誠越來越難看的臉色,知道必須動用非常規手段了!
他的目光死死盯在系統光幕的【詞條庫】上。
動物基礎詞條除了【強壯】、【通靈】,還有一個灰色的、尚未解鎖的圖示:【抗病】(一定程度提升動物基礎疾病抵抗能力)。
“就是它!必須解鎖它!”林星眼中閃過一絲瘋狂。
這是解決當前危機、更是預防未來大規模養殖風險的終極武器!但解鎖新詞條,需要錢!
系統提示:【解鎖新動物基礎詞條需消耗:2000元】。
而他手裡,除了公司賬戶裡被張誠盯死的錢,就只有偷偷賣魚攢下的不到八百塊私房錢!
兩千塊!在平時不算鉅款,但在此時此地,在張誠眼皮底下,要不動聲色地拿出兩千塊現金“充”進系統,簡直難如登天!
而且,給魚新增詞條也需要錢(開啟槽位+詞條費),尤其是給種魚新增,成本不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