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張春琴給汕頭村打電話。
村長就和她說:“村裡有十多個小夥子報名了。因為這次出海死了那麼多人,大夥兒就不願意再繼續出海了。”
大夥兒都願意來的另一個原因,張春琴給的實在不少。如今的職工一個月才多少錢。
張春琴讓村長統計好,她等過兩天過去看看報名的那些人。
張春琴盤算著等與住建局把外包合同簽下來之後,她來汕頭村看看。
她還得去找工程師和設計師。
她準備到時候能不能讓住建局那邊介紹。
住建局外包是從國家支援私有制開始的。也實在是住建局這邊的資金不夠,所以才會想著外包。
第三天,張春琴一個人去籤合同了。
對方看到她是一個人來的,很是驚訝:“張同志,你是一個人來的嗎?”
張春琴與他們笑道:“與我合作的另一個港商在香港,我代表他過來的。”
對方把合同遞給張春琴:“張同志,合同你看看,我們這邊有兩個要求,工程師和設計師你們要用我們住建局的。工錢就按著行情來。因為這是我們外包的專案,絕對不能出任何問題。”
張春琴點頭:“我原本也是要找你們推薦工程師和設計師,還有測量師。”
“那這個是沒問題的。”對方顯然很滿意,與張春琴說:“看合同吧!”
張春琴把合同上面的特別注意事項來來去去看了幾遍,確定沒問題才敢簽字。
等簽字之後,住建局的代表與張春琴說:“張同志,接下來的專案資金需要你自己解決。銀行那邊是可以給你貸款的。就是看你們能貸多少款子下來了。”
住建局這邊就是資金不夠才會外包。
張春琴與他說:“您放心資金不是問題,我們自己能解決。”
張春琴是記得那邊那一塊區域後來的幾十年都是市中心。
其實這兩天,她在想後續工作的時候就已經把後面如何操作都想好了。
她記得前世,她在電視裡看過一些營銷手段。
就比如某米的飢餓營銷永遠不過時。其次就是擴大影響力。
她得把那塊地的名頭打響了,然後去蓋房子那意義就不一樣了。
她給老張頭打了一個電話。
這是老張頭留在村長那邊的電話。
這一次,打通了!
聽到老張頭的聲音,張春琴說:“老張,我接了一個南城的專案,林興也派代表過來了,想必你應該也知道這個專案。商品房的專案我拿下來了。我已經和村長說了,讓他在汕頭村問問,有沒有願意跟著我一塊乾的。工程師,測量師和設計師都是住建局裡面的,因為這個專案就是住建局外包給我們的。”
電話裡,老張頭震驚道:“大姐,你怎麼把專案拿下的?”
老張頭是真的震驚了。
他沒想到張春琴能自己拿下專案。
因為他很清楚,他們新公司,還是小公司,一般公司想要拿到專案都是很難的。更別說他們這樣的小公司,他們之前沒有做過任何專案。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