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碰上了男主,
在男主的一番抽絲剝繭之後,從種種的細節中把案件的真相給還原了。
這個案件的真相,讓所有觀眾都顯得有些悽悽然。
之前透過種種細節,
很多人都意識到這個案件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他們考慮過冤案,也考慮過什麼仇殺或者派系鬥爭。
結果沒想到竟然是這麼個情況。
作案動機沒毛病,
但凡是個男人,有能力大機率都會大開殺戒。
事後投案動機,
看起來是有些離譜,
但仔細想想,好像也挺能理解的。
兇手孑然一人,心已經死了,無所謂逃與不逃,能保住夜鶯的清白名聲反而更重要,
反正三老一死,仇也已經報了。
在這個社會和時代。
如果由兇殺案變成情殺案,那麼對夜鶯的討論,又何嘗不會是一輪新的傷害,死了都不清靜。
兇手所做的一切,恰恰和劇組之前主創們的嘴臉形成邏輯閉環,
諷刺浪漫,
更加諷刺的是,當一切真相大白聽到風聲的反派上門,
很明顯,
作惡的不僅僅是三老,
如果這個案子被挖出,很容易影響其他人的,所以上面的大佬派人過來滅口。
暴露的丑角不過是冰山一角。
這才是最恐怖的事,
也是最諷刺的事。
最終新人警察慘死,兇手暴起制服反派頭目,再讓其他人離開後,與反派頭目同歸於盡。
而且他人在逃離之後。
有人想隱姓埋名,有的人堅持想要把三老的事情給拍出來,揭露上層某些人的醜聞,也為了拯救其他的“夜鶯”。
眾人又因此大吵了一架。
看似分裂。
但最後還是一起拍了這部電影,
並在海外上映。
只可惜這部電影並沒有多少人關注,來的觀眾和影評人相比於電影,他們更關注於管不管飯。
對於這個結局,現場的觀眾有些失望,他們沒想到主角團拼了命拍出來的電影居然沒紅。
而就在這個時刻。
隨著男主看向角落裡一個正在拭淚的女生,
整部電影迎來了最後的反轉。
隨著男主追向那個女生,之前的片段也在不斷的閃回,
原本的真相開始模糊起來,
並且隨著各種隱藏的細節,變成了一個新的真相。
故事的前半段是真的,
兩個人來到魔都,夜鶯被辱,兇手殺人,
但讓所有人誤會的是,
夜鶯沒死,
她在兇手的掩護下逃了出去。
兇手認罪服法,
不是為了夜鶯的名節和清白,而是為了掩護夜鶯逃走。
把所有人的視線轉移到自己的身上,
他在兇案現場做的一切,
並不是要毀掉夜鶯存在的證據,而是為了轉移主角團的視線,
讓他們以為夜鶯已經死了。
如此,就算電影上映,
他們也會以為夜鶯死了,而逃出去的夜鶯,也就安全了。
這個突如其來的反轉。
直接讓現場的觀眾直呼臥槽,雞皮疙瘩都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