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公司的崛起,相當一部分就是抓住了80後藝人,
特別是85花這一大紅利,
所以能在藝人經紀領域大殺四方。
關於這點,
楊天真當然明白,所以她不會錯過下一波福利。
也就是90後。
如今她手裡面能打90後就只有迪力熱巴這張王牌,所以發展培養90後藝人還是很有必要的。
這也是她藝人經紀部的重點戰略。
眼下,
楊天真已經簽了幾個新人,男女都有,不過要說最重視的還是迪力熱巴。
當然,如今還得加上鹿寒。
他的人氣基礎,
能夠最大限度消化a站的資源,短期之內火速竄紅。
只要鹿寒能發展起來,
她的部門不但會多了一個聚寶盆,也是扶持新生代人才的重大成果,
對顧老闆是個很好的交代,
也可以讓外界看到她這個部門的前景。
怎麼說呢,
未來楊天真的這個藝人經紀部肯定是要獨立出去的。
從部門變成公司。
如果發展順利,符合利益,顧老闆也不介意運作這個新公司上市撈錢。
反正這個新公司獨立出去,也不會影響和a站的關係。
而且上市時出讓一些股份,也可以捆綁當家藝人。
這才是重點。
等之後這幫藝人火了。
野心肯定也會越來越大的,
到時候,顧大導演他們滿足不了他們的胃口,這些人肯定是要走的。
所以,他們也必須未雨綢繆。
a站的股份不能讓,那就只能把楊天真的藝人經紀部給獨立出去成立新公司,然後上市分蛋糕。
華壹等多家公司已經證明了,明星股東對股票市場是很有增益的,在流量時代的巔峰期更是尤甚。
藝人經紀部獨立出去成立新公司。
這對楊天真來說是個不小的誘惑,
所以在發展部門這方面,她本人格外積極。
不過現在說這些太遠了,楊天真只是簡單一提,就更多的還是介紹公司。
“這裡也沒外人,我也明說了,咱們背靠a站這顆大樹,影視資源是不用愁的。”
“而且不光是a站,星光燦爛、唐人、博納等多家影視公司,也和咱們有戰略合作關係,說白了,這些公司優質專案,咱們是有資格分一杯羹的。”
“這麼說吧,在娛樂圈,我們可能是唯一一家沒有短板的公司。”
“……”
楊天真笑的開心,
投靠顧老闆,絕對是她最英明的決定,鹿寒也是雙目驟亮。
別看他長得嫩,其實在商業方面還是有頭腦的,上輩子其後來就參與了不少商業投資,身價不菲。
他很明白坐擁一個大平臺代表著什麼,那是真正的巨無霸。
很簡單的一點,
前面也說過,除了少數像星光燦爛這樣有資本的公司,專案不愁賣家,所以可以先拍劇後賣貨。
而其他大部分的劇組,其實在籌備之初就開始找賣家,
乃至是賣家點頭才開始拍劇。
不然劇拍完了,賣不出去,錢全砸手裡了,小公司和獨立製片人可能就直接傾家蕩產。
所以擁有一個強勢平臺方,不但可以和無數劇組直接對話,更有甚者,還直接可以對具體進行干涉。
比如有個古裝劇,製片人拿著劇本和專案去找a站,a站覺得不錯,可以預購,乃至還能繼續一些資金和資源扶持,但其中一個條件是主角用他們自己人。
你說片方同不同意?
如果你是華娛文主角,當然可以直接懟回去,甚至轉頭找另一個平臺,大紅大紫,啪啪打臉,
但現實是片方基本都會選擇妥協。
平臺之間有競爭,也是有勾搭的,真要是盯住了你的專案,
完全可以想辦法和其他幾家平臺達成默契,讓你乖乖同意。
可想而知,
如果大部分來找a站合作劇組,都這麼安排幾個角色,
再加上其本身的渠道,就他們這點藝人還真不夠使。
這還只是基礎操作,
如果平臺方真的足夠強勢,能玩的套路更多。
後世巔峰期,
幾大影片網站合夥壟斷綜藝和電視劇市場,大半個娛樂圈都要看他們的臉色。
他們直接背靠a站,可謂是嫡系部屬,對比其他藝人,佔據的優勢太大了。
僅憑這一點,鹿寒就心潮澎湃,更不用說楊天真還給他介紹了a站這兩年開發的音樂、時尚、商務資源。
相比於影視資源的輝煌燦爛,
這幾方面還是難免“平庸”了一些,但也比鹿寒想象的還要出色。
此時他才發現,
自己真的低估了那位短短几年就打拼出無數基業的大老闆的能量,簽約a站這條路走對了。
鹿寒也是有野心的!
特別是對面還有一個隊友某凡比較,他是不願意同那個渣渣低頭的。
看著眼神閃爍的鹿寒,楊天真知道自己的目的達成,心情格外舒暢。
自家老闆在花旦佈局太多,市場都被搶空了,競爭太激烈了,但年輕男星方面還是一片藍海。
之前的張若雲,
她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再捧出一個鹿寒,手握兩大頂流男星,
就該輪到她楊天真揚眉吐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