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老。”
蕭衍像楊廷和投去詢問目光,
“李卿家的建議,你覺得怎麼樣?”
楊廷和今日一改常態,一直沉默不語的站在一旁。
聽皇帝詢問,他搖了搖頭,
“陛下,昭信候病重臥床,江陵群龍無首,恐怕阻不住反賊,而京都確是有五萬兵馬,可這五萬兵馬...又由誰統帥?”
他這句話問的正是蕭衍最拿不定主意的事。
蕭衍登基以來,極度的重文輕武,他崇尚慈悲、少欲,不喜屠戮傷生,因此朝中並沒有什麼可用的將帥之才。
侯崇又是北薊驍將,一生大小戰打了百餘場,將名在外,這五萬兵馬統帥的人選,確實難以抉擇。
蕭衍低頭猶豫片刻,看向楊廷和,
“楊老,你覺得如今朝中何人可以掌兵?”
楊廷和嘆了口氣,側過臉盯著李鎮業,
“李鎮業,你是兵部尚書,如今大敵當前,到你報國的時候了。”
李鎮業心裡狂跳起來,他出身戶部,對行軍打仗之事根本一竅不通,能坐到兵部尚書這個官,靠的只是左右逢源而已。
可他又不敢對蕭衍說自己不懂行軍之事,頓時一臉為難,
“這...這...”
楊廷和也知道這草包根本不是帶兵的料,並沒指望他能剿滅候崇,
“陛下,請您立即下旨,召越王、吳王進京勤王,同時調南疆的兵馬回來,只要李大人能在採石磯拖住侯崇,等到這幾路兵馬都到了京都,侯崇必敗。”
李鎮業聽明白了楊廷和的話,心中頓時大怒,直恨得咬牙切齒。
媽的!
老匹夫!
你這是想拿我當炮灰?
到時候我在採石磯兵敗身死,你卻做了挽大廈之將傾的救世之臣!
蕭衍聽了楊廷和的建議,低著頭權衡良久。
李鎮業用眼角緊緊盯著皇帝,心裡砰砰砰的跳個不停,生怕他同意了楊廷和的建議,把自己派去採石磯。
“李卿家。”
聽蕭衍喊自己,李鎮業心裡頓時涼了一半,
“朕將京都兵馬都交給你,如今社稷正是危難之際,望你替大漢,守住採石磯。”
見滿屋的官員都望著自己,李鎮業冷汗直流,指甲死死扣住手心,強裝鎮定道,
“臣,遵旨。”
天邊的暮色漸漸消退,幾點繁星掛在雲邊。
江夏城外,劉氏樓船在秦河上靜靜飄蕩。
二樓長廳內。
鄧、蔡、蘇、蒯四姓家主忐忑不安的圍坐在桌邊。
侯崇打到了江夏境內,這四人老早就閉了門戶,坐在家中躲災。
哪知日落之時,典衛府的人突然登門,將四人“請”到了這條樓船上。
他們心裡有鬼,又不知道霍啟安了什麼心思,此時只覺得屁股下的凳子上好像長了釘子,一刻也坐不安生。
“諸位家主!”
霍啟笑吟吟走進長廳,
“許久不見,各位一向可好?”
他手裡拎著一隻布袋,徑直走到桌前,看著桌上一盤桂花鱸魚,輕笑道,
“今日請各位前來,是有一道主菜,要請各位家主嘗一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