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於史密斯的報紙發出來的時候。
張文正躺在車間裡面剛剛睡醒。
這一段時間可把他忙的夠嗆。
這一段時間他忙著給空軍的整個資訊系統做升級。
不升級不行啊。
畢竟東大的軍隊裡的武器裝備實在是太雜亂了。
各種有之前的蘇式武器,已經當時甜蜜期和鷹國合作的飛機,還有自己純國產的飛機。
哪一個都不是好搞定的。
各種資料介面,各種資料線。
特別是年代跨度實在是太長了。
甚至有些快退役的飛機,上面用的還是模擬訊號傳輸。
這玩意你敢信?這玩意都是冷戰黃金年代那會大規模應用的。
跟這個相比,1553b資料匯流排和其他的介面之間不通用的情況都已經算是很好了。
這一段時間張文整整把東大最高階的兩個學府的電子專業畢業生全部包圓了。
外代首都十四家研究所的人一起搞過來。
才完成這件事。
系統總機終於算是完成了。
至少最近十年內的飛機肯定都能用上。
再往前的飛機。
只能夠一步步來了。
張文撓了撓頭髮。
為自己日益變少的頭髮不斷唏噓。
目前,j16的工作已經完成了。
這下子j16和j20的組合才算是最終成型。
現在還在大規模列裝的,就只剩下j10了。
還有外貿版本的j10。
這兩個改完。
剩下的j7和j8。
張文想想都感覺有些頭皮發麻。
一個是數量實在是太多了。
另一個是太老了。
改都不好改。
除非設計重做。
但張文有那功夫,還不如升級一下j10呢。
至少現在j10還沒有落伍。
還是最強三代半,不對,現在是三代機。
升級了之後才是三代半戰鬥機。
張文端起濃茶喝了一口。
才發現還有兩個大傢伙沒有上。
這兩個玩意可是重中之重。
缺了這倆玩意根本不行的東西。
就是預警機和電子戰飛機。
這種飛機算得上是特種飛機。
跟普通飛機比起來,它們根本沒有常規作戰能力。
但是一旦發生大型的戰役,它們就是關鍵中的關鍵。
一個是區域指揮的中樞。
所有戰機的資料交匯,資料互通,區域警戒,火力引導。
都要靠他來實現。
畢竟普通飛機上的空間就那麼多,裝了戰鬥部分的彈藥,油料,導彈。
為了保證機動性,裝了那麼多的東西,哪裡來的那麼大的空間和重量去裝這些東西。
只能讓預警機來。
另一個是干擾對面的雷達,通訊等等的功能。
簡而言之,就是團戰的時候直接給對面來了一個黑屏和團控。
這兩個機型都是不可代替的東西。
預警機有個問題。
就是要大,不禁要大。
還要能裝!
鷹國的e3,e7和e2。
甚至是使用民航科技的波音707和波音737來做的。
沒辦法,想要比現在的飛機雷達要更好,在相同的技術條件下。
只能做大,大到比一架飛機還大。
不然的話雷達壓制就無從談起,雷達掃敏也無從談起。
還有其他的各種裝置,加起來足足有幾十噸重。
相當於波音737的滿載狀態。
還好張文之前已經讓運20首飛了。
不然的話就要拿老式的伊爾76來改裝了。
電子戰戰鬥機要求就比預警機小一些了。
畢竟是要和常規機型一起來的。
所以可以做的相對來說小一點。
但是這些重量也會讓常規戰鬥機捨棄全部的彈藥的重量和空間。
而且必須要機動性要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