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以現在的製造能力。
即使有全套的技術圖紙。
也不夠組裝完成j20。
工人需要成長,裝置需要成長。
他們都需要經驗。
經驗能夠從哪裡來?
只有從真正的設計真正的製造裡面來。
所以張文才向楊部長提出自己的提議。
“什麼飛機?”
楊部長好奇的問。
“運輸機。”
“您可不知道,我上次去京城的時候,坐的就是現在運輸機。”
“伊爾76。可沒把我折磨死。”
張文開玩笑的說。
“戰士們嘴上不說,但是心裡肯定也希望能夠更加舒適一點。”
“所以我就有了這個想法。”
“您看怎麼樣?”
張文說。
楊部長皺緊眉頭。
仔細的思索了一番。
“現在運輸機的專案已經有人在做了。”
“是成川市的研究所。”
“他們的專案怎麼樣?”
沒等楊部長說完。
張文就急著說。
“國產版本的伊爾76,參照了鷹國的運輸機。”
楊部長說。
“那就沒有問題。”
張文大包大攬的說。
“嗯,我想想。”
楊部長皺著眉頭想。
“好吧,我給你機會。”
“你們各自建造一架實機。”
“然後再來一次比試。”
“這樣的話對誰都好。”
“畢竟他們研究所已經接到這個任務五個月了。”
“我不可能讓他們的努力白費。”
“好,我有信心。”
張文自信的說,他自信的不是自己,而是原時空的運20。
那個一出世就震撼世界的傢伙。
“好好好。”
楊部長高興的說。
“你有空可以去看一看他們的設計。”
楊部長說道。
“好,但是,我需要大型的風洞。”
“來驗證氣動外型。”
張文說。
“好,這是聯絡方式,或者如果你未來能夠拿下五代機專案的驗證,我可以批准你直接在三鎮市建造一個大型風洞。”
楊部長這一番話也是有講究的。
驗證完成之後,就是實驗,然後大規模生產了。
三鎮市建造風洞的條件也是滿足的,畢竟它緊鄰著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站。
多餘的電根本用不完。
“好,那就這麼約定了!”
張文高興的說。
“好。”
“我給你開一個介紹信,你到時候直接找那邊的樊所長就好了。”
楊部長拿筆寫下來介紹信。
遞給張文。
張文拿上以後面露難色。
“樊所長,他不會和之前那個馮所長那麼,那麼。”
張文實在是想找一個形容詞來形容,但他發現自己實在是想不到。
“不用管他,會有人安排他的。”
楊部長說。
至於樊所長這個人吧,怎麼跟你說呢?”
楊部長面露苦色。
一幅不知道該說什麼的表情。
“反正你見到他就好了。”
“就說是來學習的就行。”
張文雖然有些不明所以,但是楊部長肯定不會害他。
就果斷答應了下來。
隨後,張文直接選擇在中途下車。
拿上楊部長的介紹信。
直接坐火車,到成川市。
剛落地,就直接打車到這裡的飛機研究所。
“您好,這是介紹信。”
門前的警衛看過之後,才放張文進去。
這裡的大部分的國企和研究所都是之前三線建設的產物。
管理自然嚴格。
過了許久,張文才終於見到這家研究所的所長。
“您好,我叫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