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諺語:麥黃一晌。
到了節氣,早上看覺著還要兩三天,中午再看要趕緊收割了,要不然就掉地裡了。
接下來的幾天,張為民他們的收割質量越來越高,機手熟悉了機器,機器也是越磨合用起來越順手。
第一天,三十幾畝地。
第二天,四十幾畝地。
第三天,五十幾畝地。
第四天,六十畝了。
第五天,竟然七十幾畝地了,晚八點身後沒人跟著了,要是再割一家的話,絕對會超過八十畝地。
他們也進了飯店,張為民要了幾瓶酒,他倒是不喝酒,但張建國,苗希聖,苗希平三個人都是酒中仙。
張建國斤半的量,苗希平二斤不醉,苗希聖是喝多少都沒醉過,不清楚自己的酒量。
“嗨喲,小張,你們也喝上啦,別別別,我在那邊吃過了,不喝了,不喝了,再喝就過量了,耽誤明天干活,你們喝,我就是找小張聊聊。”
吳前進笑著走進來,跟眾人搭話。
“小張,幹得怎麼樣?也不在一起,都是各幹各的,晚上回來,我趕緊抽個時間過來看看。”
吳前進這個人不錯,還知道抽時間過來關心一下。
張為民笑著說:
“還行吧,我和老舅都是生手,地塊也分散,每天也就是四十畝地的樣子,今天回來得晚,應該有四十多畝吧?小叔,有四十多了吧?”
張建國端起酒杯,“滋”地一口悶,他眨眨眼說道:
“過了過了,今天麥子幹,割了有四十......四十三畝地,你兩個也累了,我估計要是再多熬一會,四十五畝沒問題。”
“哈哈哈”,吳前進笑了:
“都差不多,不停地清掃水箱,加水,五十畝地一大關。
整個車隊,除了把頭王金貴每天能幹到五十多畝地,剩下的都不行。
我今天打看了一下,他換的是新式大孔水箱,清掃水箱的頻率要比咱們低得多。
一個大孔水箱六百多,這個真值,每天多幹十畝地,就是二百塊錢,三天一個水箱的錢就出來了。
這一季下來,他要比咱們多掙幾千塊錢呢。明年我也換一個!”
張建國,苗希平對看一眼,生生憋住笑。
苗希聖瞪了他倆一眼,說道:
“喝酒,你倆養魚呢,杯子裡喝乾淨,跟我還躲奸耍滑呢!”
吳前進低聲說:
“南陽那邊來人了,還有四五天小麥就成熟了,看不見收割機他們心裡發慌,把頭決定過去了,
雖然過去還要等幾天,但那邊都是大塊地,村裡統一管理,統一結算。
還沒有收割,大隊就已經把收割費用收起來了,咱們幹完活一次性拿錢走人,那樣的地塊等得也值。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