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邑縣邑氏鎮大王莊村。
這是個緊挨著縣城的村子,村裡人早就有做生意的傳統,近些年做生意發家的人越來越多。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他們就開始了經營拖拉機,甚至還組成了車隊。
僅大王莊三千多口人的村子,就有一百多臺拖拉機,每年去豫省收割小麥還是村長帶隊的。
吳前進的老丈人家就是這個村的,他的兩個小舅子一人一臺拖拉機,農忙時經營拖拉機,閒時就在縣城做生意。
他老丈人王大麻以前就是大王村的村長,為人愛熱鬧,交友廣闊,也愛管個閒事,什麼人都說得上話。
邑氏鎮這幾年經營拖拉機的人多了,難免會有外地的人過來買賣拖拉機。
王大麻有時間,什麼人都認識,而且說話還有權威性,慢慢的就成了邑氏鎮拖拉機買賣方面的中間人。
王大麻開著小手扶拖拉機,載著張援朝,張為民父子還有吳前進走村轉巷,逢人就說話,見人就散煙,端的是人緣廣闊。
只要搭話,就有人告訴他,誰家要買拖拉機,誰家的又想要出手,真的很有一手。
這已經是今天看的第三家了,都是80年以前的車,只要一發動,張援朝就微微搖頭,這些車都有問題,買回去就要大修,修完了效果也不一定好,這才是人家想要脫手的原因。
要是個不懂車的,只圖便宜,買也就買了,但是張援朝是這方面的專家,他的資金有限,也不可能揣著有限的資金買病車。
張為民雖然沒有表態,但是也非常不滿意。
老舊的車太耽誤事了,修車的時間比干活的時間還要長,不用的時候不壞,用的時候老壞,這也不是他的心思。
午飯是在縣城吃的,臨邑縣有名的炒麵。
張援朝本來想炒兩個菜的,王大麻制止了,他說先辦正事,車買好了喝兩斤白酒都行,現在將就著填飽肚子就成。
“哎呀,老張,你這要求有點高呀,看這意思,80年以前的車有點看不上眼。
近幾年的車可就很少了,新車正是好用的時候,人家沒人願意倒手,願意倒手的都是老舊車況,這事還挺棘手。”
王大麻要了一壺茶,摩挲著下巴說道。
張援朝站起身,提著茶壺倒茶:
“嗨,王叔,我倒不是看不上80年以前的老車,主要是這幾輛車毛病太大了,買回去也是個麻煩,您老還要多費點心。”
店老闆端著個托盤,四碗麵一次性端了上來,他笑呵呵地問道:
“王叔,又帶人看車呀,您老就是閒不住。”
王大麻從筷子簍裡拿起一雙筷子說道:
“鍋子,王叔就愛吃你做的面,要是不跑,那裡有時間光顧你的飯店。
這是我女婿,西子縣的,帶兩個朋友過來看車,走了三家啦,沒中意的,想看個新一點的車,難!”
店老闆寒暄了幾句,轉身走了,走了幾步又轉過身來,欲言又止。
王大麻瞪了他一眼,罵道:
“鍋子,你狗X的怎麼也學會婆婆媽媽了,有話就說,別整得像個娘們似的。”
店老闆又走過來,咂著嘴說:
“王叔,李喬莊的那臺車你知道吧,去年的新車,還沒下過地呢。
嶄新的收割機還在農機公司放著,都還沒有掛回去。
要說新車,再也沒有比那臺車新的了吧,要價才兩萬多,只要有人買,價錢都能商量。”
“你狗X的,鍋子,那是你遠房表哥家的車,我還能不清楚,那不行,這是坑人,這事咱不能幹,那臺車太邪乎。”
店老闆捱了一頓罵,耷拉著腦袋,垂頭喪氣地走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