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苗希聖駕駛著拖拉機在前,張為民開著一身戎裝的約翰迪爾收割機在後,開進了大塊地。
這幸虧是在村外的農田,路邊也很少有大樹,要不然這臺收割機寸步難行。
就這五米多寬的割臺,不但是佔滿了四米寬的農田路,還往兩邊延伸出好多。
張為民操縱著儀器把割臺升到最高處,從兩邊的植物頭頂越過。
宋莊的農田是按照高標準農田建設的,田間道路都都是四米寬的機耕道。
就這都放不下這臺收割機的超寬割臺,別的地方就不要想了。
像他們前幾天去的嶺上那幾個村子,大馬路都過不去更不要說地裡的路了。
宋正雄也在,他只看了一眼迪爾收割機超高超長的卸糧筒,就問張為民:
“小張,這個東西是不是直接就可以卸到大汽車裡?”
張為民笑著說:
“當然可以,這種收割機的卸糧筒,就是奔著大汽車的高度設計的,如果會配合的話,還可以一邊收割,一邊卸糧。”
宋正雄喊道:
“老耿,改變原計劃,拖拉機不用啦,你去村裡找幾輛汽車,給糧站運送還是汽車帶勁。”
宋莊幾千畝地,都是村委會種植,根本沒有那麼大的場地晾曬。
這就是為什麼要等到小麥乾透才收割的原因,從因為他們的小麥只要出地收,直接就送往糧站賣掉,從來不晾曬。
糧站還在鎮上,十多里地呢,拉得多,跑得快,當然還是汽車更得勁。
這樣一安排,張為民的收割機就沒用了,他準備讓三舅苗希聖把拖拉機開回農機站,然後教著苗希聖駕駛迪爾收割機。
“別別別,麥收時節,機器緊張得很,哪裡能讓它閒著。”
耿建民趕緊叫住。
“老苗,我們鄰村小尖莊,小村子五六百畝地。
喏,那邊就是,跟我們村的地就隔著一條大水渠,
他們村沒攬到機器,村長著急的都上火了,
我找個人帶你們過去,地畝數,還有收割費都不用操心,有我呢。”
張為民點點頭,這樣更好,都不閒著。
張建國和苗希平可開心了,站在中間的水渠邊,兩臺機器都可以照看。
一切都安排妥當,張為民把油門踩到底,就開始工作,這臺大型的約翰迪爾收割機,呼嘯著就開始發威。
只一個來回,在場的所有人都傻眼了。
這臺收割機看著很龐大,都以為速度會很慢,誰承想這臺機器的速度超快,一渠之隔的魔都50拖拉機就夠快了,但這個大傢伙看著卻比它還快。
快只是一方面,四百多米的大長地,它一個來回就橫掃了一大片。
真的就像秋風掃落葉,乾乾淨淨的一大片。
耿建民是個行家,他哆嗦著嘴說:
“四百米的大長地,一米六分,五米五就是三畝半,一個來回,七......七......七畝地。
領導,這特麼就是個怪獸,這才幾分鐘,一天下來......”
宋正雄微微一笑:
“我戰友說,這種機器一天干個一千畝都是小意思。”
耿建民嘴巴張得老大,足足放得下一個鵝蛋。
這簡直大大超出了他的認知,一個好小夥子,一天割二畝地都算是最好的勞力,這特麼,一臺機器比五百個好小夥子都厲害。
宋正雄看著雄姿勃發的收割機在田地裡肆虐,也感嘆道:
“遇上對的人,科技真的可以改變世界。我輩,任重而道遠......”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