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1:從摯愛到科技強國

第44章 希望無限

“進展慢不要緊,但是一定要腳踏實地的開展研究。”

“你現在雖然年輕,但是也算是在業內小有名氣,缺乏人才的話,可以試試多找一些科研單位和高等院校合作嘛!”

“我記得你現在是在九所吧?丁老那裡可是有不少人脈,沒事你多去跟他走動走動,沒壞處的!”

許學明感激的笑了笑:“您放心吧,丁老對我很照顧的,這不,知道我在數控系統方面有問題,就推薦我去找羊城找於海於總。”

“於海?”黃女士愣了一下,似乎是在想這是哪個研究院的人物。

許學明也知道她醉心於晶片行業,對其他行業的人不太瞭解,於是主動解釋道:

“沒錯,於總是羊城羊光科技集團的負責人,他和其麾下的科研主任陳虎,在數控機床領域有不小的瞭解,尤其是他們考察過很多國家的數控機場,如果能得到他們的經驗和意見,對我的幫助會很大。”

說到這裡他突然又想起來另一件事,自己為什麼要去找於海?

就是因為硬體不達標,無法支援自己記憶中的高階系統。

但是要說起電氣控制系統,自己眼前的這些人裡就有這方面的專家啊!

不過他還是有些猶豫要不要尋求他們的幫助。

這年代,在很多人眼裡,還是大單位、體制內更有面子。

別說他現在都不算是正兒八經的老總,哪怕他現在有了自己的工廠,在民營企業還沒有發展的如火如荼之前,許多人骨子裡還是瞧不起民營企業的。

因此。

進門難、說話難、請人辦事更難!

說的就是那些大單位。

別說什麼你被誰誰誰看好,多麼天才多麼有潛力,人家願意跟你聊兩句,那是看在你背後有人的面子上,但也就僅此而已了。

想合作?想屁吃!

夏國的經濟實力還沒能發展起來,每年能撥付的科研經費也不多,要不然後來也不會關停黃女士的實驗。

所以很多科研機構都熱衷於搞一搞學術小圈子,也熱衷於爭取科研專案,因為有專案,才能拿到科研經費。

有了經費才能做研究,做研究才能有科研成果、學術進步。

進步了才能去嘗試搞一搞職稱,當然,多數人都是選擇職稱,也有少部分人會鍾情於小錢錢,把科研成果拿出來搞商業推廣。

但不管是怎樣,這些資源終究都是他們自己內部消化了,而許學明是個外人。

要知道他們和丁順年可是不一樣的,許學明一直掛靠在丁順年那裡,依然成為他所在“派系”的一員,哪怕許學明否認,其他人也依然會這麼認為。

所以對於一個非自己人的傢伙,幫是情分,不幫也屬正常。

“哦,是個私人企業啊?我還是建議你多去找找科研單位,像我們單位,雖然不能在系統上給你提供太多幫助,但是可以幫你在電氣方面出出主意。”

黃女士此話一出,旁邊幾個笑吟吟聊天的人臉色微變,卻也沒有出聲阻止。

而許學明有那麼一瞬間還真想就這麼答應了,但冷靜思考後他決定還是要暫緩這件事。

首先就是制度問題。

很多科研單位擔心,與民營企業進行科研合作,會不會造成國家的財產流失。

畢竟人才是國家花錢培養的,科研儀器裝置也是國家經費購置的。

和民營企業一起搞科研,那成果毫無疑問就是商業用途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