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國家開始鼓勵國營企業改制,有些人已經掏空家底,出資成為股東。
一個個以為成了股份制企業,大家都是為自己打工,可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幹出一番大事業,從此走上人生巔峰,有豪車美女相伴。
可結果呢?
沒有先進成熟的管理制度,沒有素質過硬的管理團隊,廠子裡說話的聲音太多就罷了,去搞研發也不捨得花高價挖些人才過來,竟然幻想著用自己的團隊加工人就能搞定,直接就是賠的褲衩子都不剩了!
咚咚咚!
丁順年重重敲了敲桌面。
“你們嘰嘰喳喳說個不停,到底有完沒完?”
“小許難道還不夠有誠意嗎?你們到底在害怕什麼?背靠我們研究所,哪怕沒有什麼可用的設計給你們,難道給你們一些訂單,讓你們養活自己還做不到嗎?”
“兩成的股份已經很不錯了,你們要是不願意,那我們就只能去下一家了。”
說著,丁順年便一副不耐煩的樣子起身就走,他也確實不耐煩了,多大點屁事啊?他這個第九所的所長都親自出面給許學明站臺了,這些人竟然還猶猶豫豫的。
活該他們破產,一點眼力見兒都沒有!
許學明也開始收拾檔案資料,準備離去。
這下有不少人急眼了。
“哎,別走啊!兩成還是有點多,一成半行不行?”
“沒錯,一成半,兩成還是有點多,多少也要讓我們賺點錢嘛!”
“就是呀,而且誰知道你到底能不能盤活我們廠?一成半很多了。”
“這樣,我們再拿額外出半成的錢,給你當作研發資金總行了吧?”
許學明停下手,重新坐回位子上,微笑著道:“那我們要具體商議一下合同的問題了,包括採購新的裝置以及碳化矽陶瓷的製備材料,還有推廣的問題。”
“時間緊任務重,大家不要囉嗦,開始吧!”
……
兩天後。
京都日報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刊登了一則廣告新聞。
天才少年許學明研發出新材料“碳化矽陶瓷”,經過測試,該材料具有……等特性,目前,許學明同志已經與吉元機械廠達成合作,不久後他們將開始售賣此材料,有意者請聯絡吉元機械廠瞭解具體情況。
這個小小的新聞在大多數人看來都沒有什麼意義,但是在某些圈子裡,確實掀起了些許波瀾,大家都想看看這個天才少年鼓搗出的東西到底是不是報道的那麼好,以及有沒有可能把這個少年挖過來變成自己人。
許學明放下報紙,旁邊一個樂呵呵的青年接了過去:“學明同志,以後要叫您許總了啊!”
說話之人正是當日跟吳建生一起的黃遠,這傢伙可比吳建生聰明多了,在得知許學明成功製備出碳化矽陶瓷,並且得到所內很多高階研究員的一致好評後,他立馬就跑過來主動幫忙成為許學明的助理。
他年齡也不小了,就比吳建生小一歲而已,眼看著晉升轉正是沒什麼希望了,沒成想天無絕人之路,黃遠也是個拿得起放得下的,許學明從吉元那邊回來後,他就屁顛屁顛的過來給許學明道歉表忠心,並且還表示他們不是故意找麻煩的,而是受人指使。
這個人就是高階研究員,王西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