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齡稍大的老太太,花白頭髮整齊的梳到耳後,身著灰色的大褂,佝僂著腰,一隻手杵著柺杖,另一隻手指著地上船型有蓋的竹簍。
才擺攤就有人問價錢,李麥穗站起來喜滋滋準備回答,還沒發出聲就被李豆米搶先一步。
“船型的是一毛錢、圓形是七分錢、方形是八分錢,帶蓋子的要多加三分錢......”
李豆米一溜彎的把竹簍價格說了出來,眼尾餘光掃了一眼,眼睛同時瞪大,嘴巴長得老大的蘇招娣和李麥穗。
慶幸自己搶先一步,指不定這兩個老實巴交的說竹簍都是五分錢一個。
老太太倒沒被竹簍價格嚇到,反倒是笑呵呵的問眼前人小鬼大的女娃娃:“為啥有蓋子的比沒有蓋子的反而貴三分錢?”
“有蓋子的竹簍編法比較複雜,難度較大,耗時也較長,自然是比沒有蓋的貴。”李豆米順帶解釋她家竹簍為什麼比別家的貴,貴在做工複雜,花樣好看又精緻。
她說的是實話,一點分錢一分貨,貴有貴的地方。
老太太沒有像其他問價的人嚇到,還笑著繼續問,加之身上穿著打扮說明家中條件還算不錯。
“那丫頭你給我拿兩個,一個船型有蓋子和圓形有蓋子的。”
“好的,奶奶一共是兩毛三分錢。”
兩個竹簍用短繩捆在一起,方便老太太拿著,順便從攤位上拿起一雙鞋墊一同給老太太,“滿兩毛錢,送您一雙鞋墊,在場的都有份。”
“你這丫頭是會做生意的人。”
李豆米笑著將接過來的錢遞給她媽蘇招娣。
聽完李豆米的解釋,周圍人瞬間覺得價格還行,滿兩毛錢還送一雙鞋墊,怎麼著也是賺到便宜了。
“欸欸!俺要一個圓形帶蓋的和那個。”
“我要船型不帶蓋的。”
“俺也是。”
“我要三個。”
“好的,大媽、嬸子一個一個來,不急還有很多。”李豆米完全將上世促銷方式運用到這裡了。
攤上的竹簍不消片刻的功夫全賣完了。
有些沒買到的人有些失落,走的時候不忘問,“丫頭,什麼時候還來賣?”
想提前預約好,在這擺攤的人商販基本不固定,有的是隔幾天來一趟,不是天天在這,免得白跑一趟。
“呃...五天後還是這個時辰。”李豆米想了想說道。
等人散了,蘇招娣和李麥穗才晃過神,看著面前一小簍子的錢,清點起來。
“小妹,我們今天賣了三塊三毛七分耶!”李麥穗興奮地手舞足蹈,抱著李豆米又是轉圈又是親她個一臉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