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才會被林安認為是直來直往,這樣的步法好處很明顯,速度很快。
但是很容易在面對一些特殊地形的時候很容易一腳踩空,然後摔死,比如在山城重慶。
而且身體騰空幾乎沒有躲避的空間,若是前面突然出現攻擊或者人,就很容易出現危險。
“所以非必要不要全力爆發。”
林安在心中給自己提醒。
隨著他的思考,人已經回到了家裡。
父母已經吃完休息去了,林安放慢手腳,回到房間之後,洗漱一番,今晚體力消耗頗大,也沒有太多精力再去看書之類的了,躺到床上直接呼呼大睡了起來。
今晚的林安睡的沒有以前那樣舒適,因為他做夢了。
夢中,林安彷彿已經領悟了追風步第三重,整個人在山川湖泊中穿行,身體有股失重感,彷彿人一直在飄著,甚至有種能觸控到雲層的感覺。
直到一陣飢餓感傳來,林安才從夢中驚醒。
起床看著天花板,難得的,今天的林安感覺到腿部一陣痠軟。
而此時的窗外已經大亮。
起床,拿出手機點開電影《葉問》,今天已經到了電影的結區域性分,今天是和鬼子軍官的對決。
說實話,那個軍官因為用的還是空手道,因為林安的眼力和反應速度已經大於先前,而且他本身對於《萬氏散手》的領悟也有了長足的長進,所以應對起來更加輕鬆。
甚至可以說,假想出來的軍官僅僅只在幾招,就被林安以大小將全身骨骼關節拆解。
不過沒有關係,假想軍官只是今天早晨的開胃菜。
在將假想軍官制服之後,林安將進度條調整,讓畫面重新回到了大決鬥擂臺的開場。
這一次,林安的假想敵不是軍官,而是葉問。
其實先前,林安就以葉問為假想敵過,只不過大多是在打鬥中場開始拆解,因為林安的目的是為了破招。
而葉問的詠春拳,從一開始的廖師傅上門切磋,到電影最後的大決戰,打的都是防守反擊的套路。
也就是攻防兼備,並不主動出擊,只在防守中尋找對方進攻之後的破綻,然後以極快的出拳速度抓住破綻,以此開啟局面。
偏偏並沒有多少實戰經驗的林安也是這樣的打法,所以在先前,林安對詠春非常的瞭解,但從未有過先手出招。
而今天,他想嘗試一下,不止是嘗試以葉問為假想敵對招,更是想嘗試著先手攻擊試探。
而之所以會想在今天嘗試,自然是因為昨天獲得的追風步。
林安幾乎沒有實戰經驗,但是這次在假想之中,他用出了以前從未用過的一招。
這一招就是揚手踢襠,是《萬氏散手》中少有的主動出擊招式。
這一招中的揚手就是手成鷹爪,直攻敵人面門,踢襠就更好理解了,這一招是上下其攻,而且還可以虛實結合。
如果先手鷹爪,那就後手踢襠,鷹爪的目的就是混淆視聽,遮人耳目,用來給踢襠打掩護。
而如果踢襠先手,那就在敵人躲避或者反擊的時候接鷹爪,鷹爪擊打的是面門,見什麼抓什麼,碰到眼睛就抓眼,見到耳朵就抓耳,見到喉嚨就鎖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