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願歸宿

第1章 基因突變的準線

讓時代另起頭緒,讓心願得以浮現。讓已發生的歷史宕開一筆,讓另一種可能性得以書寫。

這裡是,變了模樣的,故鄉。

2020年4月30日,星期四。勤國(即世界上最勤勞的民族建立的國家),啟川城,憑霖縣高階中學。

“雖然基因突變的頻率很低……但是在含有10個細胞的培養物中,由於dna複製的差錯就可能發生幾百萬個突變,可能包含大腸桿菌基因的上千種變異形式。”

2019版課本已在部分省市投入使用,但啟川城裡用的還是2004版課本。無論哪一版生物課本,其中的重點知識用的都是黑體字。“雖然基因突變……變異形式”沒有用黑體,算不上重要,幾乎不是考試內容,老師照本宣科念一遍就翻過去了。

慕正光盯著課本走神了片刻,老師講到下一個重點知識“基因重組”,但他的目光還停留在書的左邊,過去的一頁。

基因突變、變異形式,看似隨機、無序,不可預測,其實都是確定的,必定存在一種或多種力量在指引、規劃、約束著這一切,儘管沒有人親眼見過力量的源頭。想到這裡,他心中驀然閃過一絲畏懼:在“源頭”面前,所有人都不特殊。

慕正光說不清這時的“畏懼”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年幼時,他誤以為月亮只比樹梢高一點點,漫天的星辰只比月亮高一點點。後來,他知道了什麼是“千米”,知道了星球和月亮的距離。

這時再抬頭看向天空,月亮還是那麼高、那麼亮,樹長高了,但它卻離月亮更“遠”了。群星如往常一般閃爍,點綴著浩瀚無垠的宇宙,這遙遠的距離,令人望而生畏。

他此時的畏懼,比那時更深、更空。

慕正光撕下一張藍色便利貼。他把課本上的原話完完整整地抄下來,而後向有粘膠的那一面對摺,折成方形。

11:50,高一、高二放學。

高一教學樓旁邊的架空走廊連線的是一棟廢棄的實驗樓,實驗樓不對外開放,此路不通,所以在放學期間這段路上幾乎沒人。

架空走廊寬闊明亮,採光極好,適合看風景,適合吹風。

徐縈則穿著明顯偏大的深藍色校服外套,在此處稍作停留。

憑霖高階中學的校服男女有別。男生校服外套分為深藍色上半部分、灰白色條帶、紫黑色下半部分。女生外套則是把上半部分的深藍色換成鮮紅色。

徐縈則半個身子都倚在欄杆上,雙臂攤開,慵懶地和慕正光打招呼:“同學,好久不見。”

四天前,慕正光在徐縈則家吃到了一種與雞腿頗為相似的豬骨,他感到好奇,種豬骨的名字。他把這一疑問說給縈同學聽,同學拿著他的疑問詢問阿姨,阿姨說那是豬寸骨。

四天,不長,“好久不見”,是縈同學的玩笑話。

慕正光走近了,他靠在那人對面的欄杆上,兩人保持著友好的距離。他丟擲紙條:“哪有那麼久,上週週末我還在你家吃過飯。嗯……你為什麼也在?”

慕正光的疑惑是有原因的:你所在的教室靠近樓梯道,那裡離走廊更遠,按理說應該是我先到,你出教室後會看見我,朝我這邊走,然後我們相遇,這樣才通順。

徐縈則接住紙條後並未立刻開啟,而是饒有興趣地捏住方形紙條對角線上的兩個角放在眼前緩緩轉動:“因為直覺。”

慕正光一時沒想到該說點什麼。他看到寬闊繁茂的樹枝伸進走廊,路過的行人一抬手就能採到。日光從葉片的縫隙中穿過,投到地上,像一張張明亮的碎紙片。他順手拽了兩片葉子,折迭,但不至於碾碎:“你不好奇裡面寫了什麼?”

“猜一下?今天剛學的,基因突變?”

慕正光疑惑、驚詫、讚歎:“猜對了。好強悍的直覺。”

徐縈則開啟紙條,一眼掃過,按照原來的摺痕迭好還給他:“不全是直覺,還有默契。你給我寫了這麼多年的紙條,直覺、默契都有了。輪到我提問了。請問,第83頁圖5-4,圖裡有幾隻貓?”

“默契”二字說起來簡單,但這是建立在對對方的瞭解之上的。兩人是同班同學時,紙條上寫著重要內容。兩人不在同一個班,紙條上寫著不重要的內容。重要的事,他會當面說。

圖5-4,貓由於基因重組而產生的毛色變異。

慕正光深感欣喜:我想告訴你的,你已知道。你問我的問題,我也想過。是從什麼時候起,我們之間有了這樣的默契?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吧。

“我和盧浩討論過,應該是五隻。一隻大貓,兩隻能看見頭的小貓,還有兩個身子,也是兩隻小貓。”

徐縈則離開欄杆,走到水泥柱擋出的陰影裡,輕聲言道:“我也覺得是五隻。”

2020年5月5日,立夏,星期二。

這是很不同尋常的一天,任何親歷者都會記住這一天。

星球晝面,黎明破曉時分,人們遲遲未見朝霞。星球夜面,星月迷失,光彩不照。

更驚悚的是,這時萬物無光,世界黑暗。

日、月、星、電、火、螢、極光、流星、岩漿……乃至於路燈的光、手電筒的光,都消失不見。

慕正光醒後,什麼也看不見。他想今天的天真黑啊,窗外一點光都沒有。

不!不對,不應該這麼黑。而且,鬧鈴沒響!

慕正光伸手拿起放在床邊的手機,按下按鍵,光沒有出現。手機壞了?

他連忙翻身,連鞋都沒穿就下床了。他走到門口,找到了燈的開關按鈕,按下,光依然沒有出現。停電了?

他在書桌上摸索了一番,找到檯燈,按下按鈕,燈沒有亮。

慕正光心中一片悚然,他抓住手機,靜靜握住,而後扶著牆壁緩緩走到窗邊,拉開窗簾。

原來,全世界都是這麼黑。不可能吧?我的眼睛看不見了?也不可能!

慕正光“開啟”手機,他記得螢幕左下角是撥號應用,他按了一下。如果手機是正常的,那麼,這個介面有通話記錄。他隨便點選其中一個號碼,“撥通”。

他等了約有半分鐘,房間裡一直都很黑、很靜。

手機、電燈、檯燈、世界,都不正常,眼睛,應該是正常的。

在漆黑與寂靜中,慕正光想了很多事。他坐在書桌前,拿著筆,在草稿紙上寫下他認為的重要的人的名字,名字下方,是告別的話,話中,有諸多往事。

帶著謎團的黑暗,讓生命的走向愈發離奇。它引導世人心意流轉,所有人不約而同地想到了一個字:“暗”。

從5:05開始,“暗”持續了近三個小時,在此期間,所有電子裝置都不可用。有人說,如果“暗”更長久一些,長達十天、二十天,將會帶來滅頂之災。

“暗”消退時,慕正光想寫的東西還沒寫完,但是,他早就沒有力氣往下寫了。

在黑暗中握筆、寫字,在恐懼中思考、回憶,這都太耗費人的精力。

最後,他把草稿紙翻到最後一頁的反面,那裡是終結,也是起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