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
一群板著臉的內閣大臣,臉上都浮現出訝然。
誠然,這裡都是‘自己人’,不用裝出一副悲痛的樣子;但像財務大臣這樣‘歡欣鼓舞’,多少也有點不合適。
你的政治素養呢?
演都不演了。
“各位,此次超自然災害看似來勢洶洶,其實造成的經濟損失並不大。”
財務大臣不愧是搞錢的,一開口就是本職工作。
“那些夢魘怪物,並沒有攻擊建築、乃至公共設施,所以:”
目黑區,其實儲存得很‘完整’。
完整到馬上就能讓新居民入住:少量的破壞,來自於失控車輛造成的撞擊、極道成員的打砸;以及超自然存在對戰的餘波。
造成的經濟損失,還不如普通的地震颱風。
“最大的損失,其實是人口。”
“但值得注意的是,傷亡市民中,60歲以上的人佔據了百分之七十。”
說完,財務大臣直言不諱:
“這是為島國減輕負擔,想必犧牲之人是沒有意見的。”
有意見?
好啊,你去找‘貴人’閣下理論。
這.
好像有點道理啊。
其他的內閣大臣轉念一想,似乎、大概、好像真有點說法。
島國政府面臨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是人口老齡化!
島國三分之一的人口,都是65歲以上,龐大的老年集團養老金,壓得年輕人喘不過氣來,乾脆選擇躺平、或者自暴自棄。
進而發展出了‘恨老’的社會風氣,這個問題,島國政府自己也知道。
但知道有什麼用?
且不提政府也是一群老頭,
總不能想辦法幹掉這些老傢伙吧?
現在的情況,財務大臣的高興不是沒有道理的:
“優勝劣汰,那位‘貴人’閣下也算是幫了我們一個忙。”
說直白一點,他的部門都能少發十幾萬份養老金,如何不喜?而且除此之外——
“還有不少大財閥,最近逃往了國外。”
這些財閥的流動資金可以帶走,但是固定資產呢?
“這些資產,完全可以用‘戰時特殊條例’收歸國有: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說是國有,其實還不是他們來分配?
島國四面環海,想要出逃,只有飛機渡輪兩個途徑。
而這兩個途徑,大部分被島國政府控制:否則東京又是核爆、又是百鬼夜行,早就大量人口出逃國外了。
就像二毛,打了三年,傷亡百萬,然而人口卻減少了千萬級別!
不過東京的人口,也在向其他城市、鄉下轉移。
???
此話一出,其他內閣大臣都是側目。
這傢伙竟如此膽大包天不對,似乎可行啊。
財閥,說穿了也是人。
在島國內部,他們固然勢力盤根錯節、呼風喚雨、彷彿無所不能。
可一旦離開了這片土地,不過是幾個‘有錢人’罷了。
有錢無權,就是肥豬。
平時,
島國的政府是鬥不過財閥的。
或者應該說,兩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但現在不同了,越是危難時刻,政府的權利越是無限放大。
就像大毛,開戰之前大統領被各種陽奉陰違,開戰之後大毛殘存的寡頭紛紛自願‘溺水’、‘跳樓’、‘流放’,反而讓其整合了海量資源,經濟趨勢詭異的一片大好:有的時候,戰爭並不一定都是壞事。
說白了,戰爭就是資源的重新分配。
島國同樣如此!
那些逃出國的財閥留下的財產,正好給大家分一分。
合情合理,合法合規。
“這樣嗎?”
“懦夫不配擁有財富,”
“不錯,我們才是為島國出力的人!”
眾多內閣大臣紛紛點頭,他們也不是什麼‘素人’,背後都有家族支撐:趁此機會大肆吞併,簡直太正常不過。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島國正是危難之際,既然不想同舟共濟”
眼看大部分人意見統一,首相目光閃動,原本蒼老的臉上,露出了兇相。
“那就別回來了。”
時至不行,反受其殃!
“關於這些逃兵的名單,還請經濟產業大臣,擬一個名單出來。”
“嗨、”
旁邊的‘經濟產業大臣’用力一點頭。
一個個名字在他的腦海中閃過,平日裡大家明爭暗鬥,即便是抓住了對方的痛腳,也只能一點點的蠶食;但今天不同了——完全可以大刀闊斧的吞併,簡直就是天賜良機!
“我認為xx家族必須先拿下,”
“不,應該是”
這些傢伙,
藤田總監冷眼旁觀,
眼看一眾內閣大臣開始瓜分財富,內心的鄙棄難以抑制。
踏踏踏、
“諸位、諸位,”
手指點在會議桌上,原本以總監的職位,是沒有資格參加內閣會議的;可現在頂在最前線的,是他的警視廳,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
而且接下來的‘抄家’、也需要出動他麾下的警察幫襯。
“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如何應對超自然災害!”
“那兩位,可不像會善罷甘休的樣子。”
藤田總監一句話,
如同冰水澆在眾人頭上。
是啊,凡人的財富再龐大又如何?
在超自然力量面前,也不過是海灘上的砂礫,一衝就消失無蹤。
“不必氣餒。”
財務大臣再度率先開口,
“我們手中,不就掌握著‘很多’超自然力量嘛。”
說著,財務大臣侃侃而談。
“超級針劑,雖然生產困難,可也並非不能量產。”
“那些‘憑依體’,更是顛覆了傳統的物理、生物、能源體系。”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