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笑聲不高,卻無比密集,像是無數人同時在用一種極其彆扭、極其費力的方式,強行擠出笑意。那聲音裡沒有一絲一毫的喜悅,只有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機械般的重複。
男孩的好奇心戰勝了恐懼。他悄悄地湊到紙拉門前,用手指捅破了一個小洞,朝裡面望去。
只一眼,男孩的瞳孔,瞬間收縮到了極致。
只見房間裡,父親、叔叔、姑姑……所有的親戚,都圍坐在一起。他們的臉,在燈光的照射下,呈現出一種毫無血色的、如同塗了白粉般的慘白。
而他們的臉上,全都掛著一模一樣的笑容。
嘴角咧開到一種誇張的弧度,臉頰的肌肉因為過度用力而僵硬地抽搐著,眼睛裡卻空洞無物,沒有一絲神采,只有無盡的疲憊和恐懼。
他們就像一群被線操控的木偶,在表演著一場名為“歡笑”的恐怖戲劇。
“呵呵……呵呵呵……”
就在這時,坐在最裡面的爺爺,那張慘白僵硬的臉,緩緩地、緩緩地轉向了門的方向,轉向了男孩偷窺的那個小洞。
他那雙空洞的眼睛,彷彿穿透了紙門,與男孩的視線,死死地對在了一起。
然後,他的嘴角,咧得更開了。
“啊——!”
男孩發出一聲撕心裂肺的尖叫。
畫面,戛然而止。
黑屏。
“劇終”二字,冷酷地浮現。
……
“我操!”
大學宿舍裡,一個男生猛地從椅子上跳了起來,將身後正在偷看他電腦裡學習資料的舍友嚇了一跳。
深夜食堂裡,明美死死地捂住自己的嘴,才沒有讓尖叫聲衝出喉嚨,但她的身體,卻在不受控制地劇烈顫抖。
計程車排程中心,一片死寂。北岸老司機手中的熱茶,不知何時已經涼透。
這一次,沒有即時的視覺衝擊,沒有血腥的畫面。
但那種源於未知民俗、源於家庭內部的詭異儀式,和那最後一眼對視所帶來的心理暴擊,比任何鬼怪都更加令人不寒而慄。
“那個……那個東西,到底是什麼?”
“他們……成功了嗎?那個男孩的尖叫,會不會把‘那個東西’引進去?”
“我覺得他們都死了!你看他們那笑的樣子,根本就不是活人!”
“不對!我覺得是成功了!所以爺爺才笑得那麼開心!他是在告訴男孩,我們沒事了!”
寂靜過後,是如同病毒般爆發開來的激烈討論。
深夜食堂裡,客人們忘了吃飯。
計程車排程中心,司機們忘了接單。
大學宿舍裡,男生們忘了睡覺。
無數個家庭,無數個辦公室,無數個社交網路群組裡,在第二天,關於《暗芝居》第三集《家訓》的討論,徹底引爆。
人們不再僅僅滿足於“好嚇人”的感官刺激,而是開始瘋狂地分析劇情,解讀細節,猜測結局。
那個男孩怎麼樣了?那個家族的命運如何?那個詭異的“家訓”背後,到底隱藏著怎樣恐怖的真相?
這種開放式的、懸而未決的結局,像一個巨大的鉤子,死死地勾住了每一個觀眾的好奇心。它迫使人們去思考,去交流,去向身邊的人安利——“喂,你看了嗎?東京電視臺那個叫《暗芝居》的動畫,昨晚那集絕了!”
口碑的雪球,在經歷了最初兩天的沉寂後,終於開始以一種超乎所有人想象的速度,瘋狂地滾動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