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小友善的我

第314章 這是碼農減速帶,不是軟體工程師的

“是啊……這……什麼神人才能給他提交程式碼啊!”劉家棟說。

“能……但是好難啊,我這次真的不敢了。”

也不怪兩個人如此震驚。

因為唐一平寫專案的進步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但這種“進步”,又不是那種“脫胎換骨”的變化,而是一種……“極致”。

從唐一平釋出自己第一個開源專案oifu開始,大家就都在討論唐一平的程式碼平庸的問題。

之後,唐一平釋出了oifu的各種版本,釋出了robo-fu,他的身上的標籤從來都沒有變。

“平庸”且“量大”。

或者說,“平凡”,但是“勤快”。

唐一平寫的程式碼,都是最基本的實現,最普通的實現,是網路上查一查教程,或者認真學習一段時間,任何一個人都能寫出來的那種實現。

不是那種一行能夠勝過一百萬行的天才之作,如【0xt1p】大佬那種,讓人完全看不懂的程式碼。甚至也不是什麼天才的,開創性的,或者有創新性的程式碼。

而是任何一個人只要有基本的知識就能看懂,任何一個人有基本的知識就能寫出來的那種。

至少,咋一看,看起來是如此。

唐一平這種,就應該叫做“碼農”“程式碼工匠”,甚至“程式碼泥瓦匠”,他的程式碼,完全稱不上藝術或者美感。

他的每一行程式碼,都像是一塊磚,是從模子裡印出來的。

然後一層層的向上摞。

但是唐一平最可怕的一點就是……他不會錯。

真的不會錯。

但凡他寫出來的東西,不是最優解,不是唯一解,但一定是正確解。

最簡單的正確解。

可怕的是,每一個都是。

就像是一個寫程式碼的新手,得到了一個“隨便一寫就一定是正確的程式碼”的外掛。

非常不科學。

一件最普通的事情做到極致是什麼?

那可能真的是道了。

正如庖丁解牛、郢人斫堊,又或者無他唯手熟爾的賣油翁。

而現在,再看到唐一平的oifu的2.0版本時,他們兩個人甚至一時之間無法形容,唐一平這到底“化繁為簡”還是“化簡為繁”了。

說像是“化繁為簡”,是因為這樣一個成熟的,可擴充套件的框架,其實是很難構造的,更別說唐一平給的這個“無限擴充套件框架”雖然只是初步版本,卻已經完全可用甚至好用了。

而這樣應該很複雜,很麻煩的東西,唐一平就那麼平鋪直敘地寫了出來。

簡直是一個“框架架構教科書”。

而他們又覺得,這不是化繁為簡,而是化簡為繁。

用這麼平凡的,大量的程式碼,是怎麼堆迭成一個這麼清晰,好用的框架的?

這中間,太複雜了好嗎?

oifu的上個版本,他們還能理解,還能提交很多的程式碼。

但現在,他們真的有點不敢提交程式碼了,生怕自己的程式碼,引起了負面的連鎖反應。

那種感覺,就像是在看一個泥瓦匠在蓋高樓。

眼看他打了個地基,而且這地基打得很漂亮,大家路過的時候,就過去幫個小忙,隨便遞上幾塊磚幾塊瓦之類的。

雖然這個泥瓦匠,要求很高,打得這個地基不偏不倚,格外周正,他還對任何人遞過來的瓦塊要求很高,歪了不行,斜了不行,甚至要打磨到10000目,光光滑滑的才行。

這些路過的來搭把手的其他泥瓦匠,心裡難免腹誹,你就是壘個牆而已,何必要求那麼高。

但是這牆確實很漂亮,確實很有用,大家還是捏著鼻子,把自己的磚塊打磨得光光滑滑的,標標準準的,然後遞過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