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毅從袖中取出一張摺疊工整的信件,遞給了蒙恬。
蒙恬看了一眼,蒙毅遞過來的信件,猶豫道:“合乎規制否?”
“陛下給小弟的私信,無關國事。”
蒙毅笑了笑道。
蒙恬點了點頭,然後接過信件,看了起來。
“陛下已下詔讓太學院纂書,為帝國犧牲之銳士,立傳歌功。並下令工部於帝國名山大川鑄造石牌,銘刻為帝國捐軀之英魂,豐碑頌德。”
“並昭告天下臣民,將每歲二月二定位英靈祭日,舉國共哀。祭祀為泱泱華夏戰死之英靈,祭拜為巍巍大秦捐軀之功勳。”
蒙毅滿臉笑意,對於陛下更加敬佩無比。
“哈!哈!哈!”
蒙恬看完,大笑起來,雙目之中淚光閃閃。
站了起來,面朝西方一拜道:“天降雄主,佑吾大秦。憐吾將士,慰吾之心。陛下萬年,大秦萬年。”
蒙毅見狀也面朝西方一拜,神色莊重道:“陛下萬年,大秦萬年。”
兄弟二人再次促膝長談,惺惺相惜。
“兄長,小弟倒有一個建議。”
蒙毅神色嚴肅,一本正經道。
“你啊!打小就鬼主意多,快說來聽聽。”
蒙恬臉上掛著笑意,調侃道。
“咳……”
蒙毅有些尷尬,輕咳一聲,然後道:“兄長可為陛下寫一封私信,在信中婉轉表述中南前線三軍將士之艱辛。”
“這私信與奏書有何區別啊?”
蒙恬甚是費解,有些狐疑道。
“奏書先由尚書檯批註,再送至丞相府複審,之後方能轉呈陛下之手。”
“而私信可發回蒙府,讓勳兒直接轉呈陛下。”
蒙毅逐條剖析,為兄長解惑道。
“就別打啞謎了,直言吧!”蒙恬心急如焚,雖已經有所明悟,但還是想要看看是否如此。
“兄長,直接上奏,請求陛下止兵戈,弄得朝野盡知。無異於讓陛下陷入兩難之境,攻打中南乃陛下親自下詔,若貿然止兵戈,恐遭天下恥笑。”
“若陛下不聽兄長之諫言,執意攻打中南,又會落個不恤三軍將士之惡名。甚至陛下還會猜忌兄長,是否故意讓自己出醜。”
“若是私信,陛下無論同意還是否決兄長之諫言,便不會有這麼多顧慮。”
蒙毅十分理智的講解其中利弊,對著蒙恬道。
蒙恬頓時恍然大悟,苦笑道:“還是二弟心細。”
“兄長只是心急如焚,軍務繁忙,所以才考慮不周。”
蒙毅不以為然道。
“我立刻修書兩封,讓人送到蒙府給勳兒。”
蒙恬拿起桌案上的毛筆,然後便在木案前,執筆書寫。
大約半個時辰後,蒙恬反覆看了看自己的行文,確認無誤後,又遞給了蒙毅道:“你也幫為兄看一看,善否?”
蒙毅笑了笑,然後接了過來,仔細逐句斟酌起來,看完之後,他立刻道:“論書法文采,兄長不輸於當世任何宗師名仕也,此書大善也。”
“行了,少貧嘴,為兄聽說陛下發兵夜郎,拜了一個小將軍?”
蒙恬將書信摺疊工整,不緊不慢的裝進了信封,然後用蠟封口。
“撫夷大將軍韓信,二十有三,淮陰人士,年輕有為。”
蒙毅笑了笑,如數家珍道。
“夕年李信三十有二拜將,已是舉世震驚,歲月催人老,此子未來不可限量啊!”
蒙恬捋了捋鬍鬚,唏噓不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