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不能兼濟天下,是為不仁。”
“學不能教化蒼生,是為不義。”
“文以載道,若不能導人向善,育人成才,焉敢自詡君子名仕?”
嬴政怒氣衝衝,望著滿朝文武,呵斥道。
滿朝文武,靜若寒蟬,一個個低著頭,不敢迎視陛下的目光。
“不肯屈身降尊,那就派人去請,畢竟人家都是飽讀聖賢書的名仕。”
“請不來,就讓當地官吏去上門造訪,畢竟人家是滿腹經綸的大師。”
“還不行,那就讓朝廷派專使前去拜會,畢竟人家是經天緯地的至才。”
嬴政的聲音很冷,讓整個平天殿的溫度都彷彿驟降。
不少人忍不住打了個寒顫,臉色十分難看。
“陛下,若是這些人還不願意為國效力呢?”
李斯立刻開口問道。
嬴政給了李斯一個讚許的眼神,果然知朕者,李斯也。
“頑疾尚需猛藥醫,邪風自有重典移。”
嬴政神色嚴肅,波瀾無驚道。
“陛下聖明。”
李斯立刻拱手一拜,高呼道。
“陛下聖明。”
文武百官緊隨其後高聲喝道。
“陛下,自古以來,君王禮賢下士,方能盡攬天下奇才。”
“臣,孤陋寡聞,從未聽聞良才可威逼,賢士可利誘。”
博士伏勝站了出來,對著嬴政拱手一拜道。
一席話,頓時引起一片譁然。
嫌命長了嗎?
這種話都敢說?
嬴政臉上不動聲色,心中確有些惱火。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伏博士此言差矣,身為帝國子民,為陛下效忠乃是本分,為帝國效力乃是職責。”
“我等飽讀聖賢書,難道不應該教化蒼生,傳聖人之道嗎?”
博士叔孫通當即站了出來,反駁伏勝道。
嬴政見到這一幕,有些欣慰。
牆頭草,追名逐利之人雖不堪大用,可仍有可取之處。
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的道理自己並非不明白。
但這些飽讀詩書之人,恃才傲物,目空一切,對帝國而言並非好事。
藉此機會敲打,整頓一番,有利於鞏固江山穩定。
有才又如何?若不能為國所用,那便是廢材。
看著下方文武群臣接連下場,針鋒相對,爭執不休。
嬴政沒有出言制止,而是靜觀這一切。
朝廷之中聲音各不相同,於君王而言不算是壞事。
若朝廷之中,文武百官政見相同,只有一個聲音。
對君王而言,便是最大的威脅。
相互制衡,有所訴求,方利於皇權平衡左右。
藉著平息叛亂之機,朝中李斯門徒故吏已然不多。
較比之前,李斯如今是相當低調,挖空心思緊緊抱著自己的大腿。
這一年多,馮去疾手握大權,雖無大過,但也沒有什麼亮眼政績。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