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暴君

第64章 阿爾伊拉格的局勢

來自合眾國的軍事援助就好像“百億補貼”的紅包雨一樣分至踏來。

北部邊境區的哈夫巴爾基地,現在的第一要務竟然是修建倉庫和跑道,要不這些價值上億美金的裝備都沒地方放,只能放在外面吃沙子。

“錫安人在阿爾伊拉格的防線開始收縮了,從首都巴格達郊區退守到了中部的幼發拉底河陣線,看樣子是補給撐不住了。”

伊布拉欣正在跟陸凜彙報前段時間的最新情況。

從錫安首都特拉維夫到巴格達超過八百公里,已經遠遠超出正常補給所能承受的極限。

在戰爭停火以後,為了保證對阿爾伊拉格西部的實際控制,錫安一邊朝著蘇爾利亞北部挺進,一邊空投各種補給。

但現在看來補給所帶來的壓力,已經難以支援錫安繼續對巴格達施壓。

這就是領土小國的劣勢。

“聽上去像是好訊息啊。”陸凜道。

“但也有壞訊息。”伊布拉欣道:“為了掌控基爾庫克油田,錫安公開支援阿爾伊拉格北部的庫爾德人獨立,並提供給他們軍事上的援助。

而作為交換,庫爾德人將基爾庫克油田一半的原油產出提供給錫安,這也導致了阿爾伊拉格的內戰愈發不可控。

前些天覆興黨領導的政府軍與庫爾德武裝,在埃爾比勒的交戰已經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上萬庫爾德平民已經逃往了法爾斯。”

庫爾德人。

陸凜以前對這個民族最大的印象就是“庫爾德女兵”,被譽為沙漠狂花。

長得漂亮,打起仗比男人更狠。

“錫安.真是一群攪屎棍啊。”

作為中東人口基數第四的民族,庫爾德人主要分佈在安納托利亞、阿爾伊拉格、法爾斯和蘇爾里亞。

作為英雄薩拉丁的後代,幾百年以來,庫爾德人卻飽受周邊國家的排擠和迫害,三千萬人口卻沒有屬於自己的國家。

本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再加上庫爾德人一直遭受阿爾伊拉格政府的鎮壓,庫爾德人便索性錫安聯手,在阿爾伊拉格北部建立了馬哈巴德共和國。

幾十年前,錫安人千里迢迢從歐洲逃難到了阿拉法特,建立了自己歷史上的第一個國家。

這次的合作,庫爾德人未必沒有效仿錫安的意思。

不過陸凜對庫爾德人其實沒什麼偏見,但如果對方選擇站在錫安的一邊,那他也不會心慈手軟。

伊布拉欣解釋道:“其實阿爾伊拉格是有想法幫庫爾德人建立自治區的,但基爾庫克油田太重要了,佔全國石油總產比例的60%~70%,阿爾伊拉格不可能放棄。

更別說其中還有一半被無償送給錫安,這跟直接抽復興黨政府的嘴巴子沒什麼區別.”

陸凜摩挲著胸口的吊墜,聯想到後世曾發生的“安法爾大屠殺”,或許正是以此為導火索。

他媽的,錫安。

陸凜手掌輕握:“只要我們能打得贏.”

這時一輛m60a1轟隆隆地開了過來,在陸凜面前停下,隨後炮塔艙蓋開啟,班達爾雄壯的身軀從裡面擠了出來。

“感覺怎麼樣?”陸凜高聲道。

“不行了,太熱!”班達爾抓起帽子給自己扇風,拿起一瓶水咕咚咕咚灌起來。

他一邊抹著臉上的汗,一邊說道:“合眾國造的坦克能比t-54能舒服點,裡面的空間大上不少,但一樣熱!在太陽底下跟鐵棺材一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