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聽到動靜的街坊鄰居,工匠攻入紛紛停下了手裡的活計。
男人們抓起了手邊的鐵鍬、榔頭,女人們則護著孩子,眼神冰冷。
他們沉默著從四面八方圍攏過來,朝著西裝男人的車隊緩緩逼近。
那種無形的、凝聚一致的憤怒,讓剛才還趾高氣揚的男人瞬間臉色發白。
跟隨他計程車兵也下意識摸向了後腰。
可這時四周卻傳來一道口哨聲,隨後令男人頭皮發麻的景象就出現了,那些游擊隊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在四周的樓房,不知道多少條槍對準了他們。
“滾出這座城市!”不知道是誰,第一個發出了怒吼。
“這裡不歡迎你們!滾回河對岸去!”立刻有更多人高聲附和,聲浪越來越大。
男人強作鎮定,用喇叭大聲解釋:“我們的行為是合法的,迦納姆屬於阿爾伊拉格,這是經由聯合國大會透過的決議!”
可他的腳步卻在不自主後退。
聯合國的韋斯利記者用鏡頭記錄下這一幕,看著周圍憤怒的人群,以及狼狽而尷尬的男人,她意識到這裡的情況似乎與她瞭解的不同。
之前她得到的訊息是,雙志雖然在戰爭中幫助阿爾伊拉格奪回了失地,但是卻直接將軍隊駐紮在了這裡,無視聯合國的禁令霸佔了這座城市。
而現在看來,卻並不是這麼回事。
西裝男人知道今天這事沒法繼續下去了,他強壓下心中的惱怒和恐懼,對著手下使了個眼色,示意他們放開阿布。
“我們走。”
在臨上車之前,他還不忘跟記者上眼藥:“您都看到了!這就是赤裸裸的暴民行為,是被阿米爾和他背後勢力煽動、洗腦的結果!
他們讓迦納姆的百姓恐懼真相,恐懼迴歸祖國的懷抱!請您務必將這裡發生的真相,將他們的野蠻和抗拒,如實報道給全世界!”
韋斯利記者停下了手中的動作,她的目光掃過周圍依舊怒目而視的民眾,低下身竟用流利的阿拉伯語問候阿布“是否還好”,緊接著看向滿臉驚愕的西裝男人。
“我是個見過大世面的,先生,”她的聲音清晰而冷靜,不帶任何偏袒:“這一路走來,我確實看到了很多。”
她頓了頓,似乎在組織語言,也似乎在給男人時間消化。
“我見過很多被戰爭摧毀的城市,見過很多流離失所的難民,也見過各種形式的‘維持秩序’和‘援助’,統治者往往以暴力和恐懼鎮壓百姓,但在迦納姆,我看到的卻不一樣。
這裡有醫療站,有救濟點,還有國外的團隊在重新建設城市,雖然還稱不上是秩序井然,但我能看得出他們對未來抱有期望。
您說這是煽動,但根據我有限的職業經驗,武力或許能讓人屈服,但很難讓一個社群、一整座城市的人,去捍衛一個被強加給他們的選擇。”
地上散落的請願書已經說明了一切,她看了一眼男人逐漸變得難看的臉色,繼續說了下去:
“我所看到的事實是,迦納姆的人民,似乎已經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做出了明確的選擇,僅此而已。”
她微微頷首,轉身帶著她的攝像師走向自己的車輛,留下那個西裝男人臉色一陣青一陣白地站在原地,啞口無言。
周圍的人群發出了一陣勝利的、帶著嘲弄意味的噓聲。
男人再也無顏停留,狼狽地鑽進了破車,車隊在一片怒視和鄙夷中,灰溜溜地駛離了迦納姆。
隨著塵土的散去,這處的街巷再次恢復了之前的忙碌,彷彿剛才的鬧劇只是一段無足輕重的小插曲。
而在越野車上,西裝男人臉色鐵青。
“阿爾伊拉格不會放棄迦納姆,就像錫安人不會放棄耶路撒冷。”
男人平復了下心情,透過衛星電話彙報了自己這邊的情況。
雖然他們不願意與雙志產生正面衝突,但自古以來,領土糾紛沒有和解的餘地。
軟的不行就只能來硬的,迦納姆必須重新迴歸阿爾伊拉格的版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