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暴君

第146章 春季攻勢計劃(一)

平均超過一千米的海拔遠高於周圍地帶,還自帶水源,相當於一個天然的巨型瞭望塔和炮兵陣地。

誰控制了高地,誰就可以用肉眼和雷達觀察周邊國家,縱深數十公里的軍事調動和基礎設施,獲得極大的情報優勢。

這地方不光是一片領土爭議,而是直接關係到多國生死存亡的核心戰略資產,任何一方的得失都會根本性地改變地區的軍事力量平衡。

(戈蘭高地示意圖,距蘇爾里亞大馬士革不到60公里,)

所以蘇爾里亞那群人當時到底是怎麼打的,才能把這麼重要的地方給丟了?!

這時有軍官提問到:“為什麼在突破大河谷之後,我們不選擇繼續挺進?特拉維夫距離傑里科的直線也才75公里,我們的坦克只要開足馬力,兩三個小時就能逼得那群錫安雜碎舉手投降!”

“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

陸凜嚴肅地回答道:“但答案是不可能的。”

“首先是從戰略的角度來看,我們在軍事上將會冒著極大的風險,我們的聯軍一旦離開雜湊姆河谷朝著地中海衝刺,整個左翼(南)面將完全暴露在部署於耶路撒冷和中央山脈的錫安守軍面前,他們會像刀子一樣切過來,攻擊我們的主力縱隊。”

陸凜在軍事地圖上做出示意:

“同時在通往特拉維夫的路上,屬於人口密集的區域,我們的部隊需要度過無數的河谷和城鎮,每一座橋,每一座路口都將大大拖延我們的進軍速度,後勤補給也將成為錫安空軍和特種部隊的活靶子!”

“就算我們能打到特拉維夫,”陸凜加重了語氣:“錫安北面的軍隊也會迅速南下,與特拉維夫的守軍和預備役對我們形成合圍之勢,將我們打出去的拳頭給牢牢抓住,然後徹底切斷、殲滅。”

他看著在座的這些阿拉伯將領,看到有不少人微微點頭,心裡也是鬆了口氣。

急功近利是要不得的。

這時又有人問道:“那後勤補給怎麼辦?”

雙志是全合眾國裝備,而阿拉伯國家是全安特裝備,兩個派系的後勤補給完全不能相容。

對此陸凜也給出了回答:“對此我們將建立兩套獨立的後勤體系,雙志將會建立多條從國內直達前線的運輸路線,保證各種口徑的炮彈、反坦克導彈、坦克零件和油料的運輸。而安特的軍械體系則是提前在前線進行大量囤積,雙志將負責通用的食物、藥品和燃料的供應,這樣就能避免管理體系的混亂。”

“另外說到管理,”陸凜補充道:“我需要各聯軍部隊必須派出聯絡官併入我的聯合指揮部,無條件接受我的戰略指令。”

在場的各國軍官和領導面面相覷。

軍人無條件接受上級的命令這無可厚非,但是當領導他們的是一位他國將領的時候就不一樣了。

不管是軍官還是士兵,心裡都會存在芥蒂。

萬一他讓我們去送死怎麼辦?

陸凜對此冷眼旁觀,“無條件服從他的指令”是組成聯軍的根本條件。

當然,他不會讓這些阿拉伯志願軍去填線當消耗品——一旦變成潰軍,反而會拖垮全軍士氣。

在他預想中,這些聯軍屬於“低質量部隊”,主要任務是鞏固陣線、保障後勤安全。

他也不會下達複雜指令,而是簡單明確的“任務指令”,比如:“第x營,在y地堅守72小時,不許敵人透過你的防區。”

具體怎麼打,由各國指揮自己決定,只要達成目標就行。

而真正高烈度的戰爭,則交由陸凜親手帶出來的北部遠征軍——現在應該叫雙志第一集團軍了,他們有著最好的裝備,經驗豐富的老兵,以及對錫安百戰百勝的信念。

這樣大家既發揮了各自長處,又避免了弱點帶來的災難性後果。

約瑟夫清了清嗓子,身體微微前傾,目光直視陸凜:“阿米爾將軍,我們都知道你是一位傑出的指揮官,也相信你的軍事才能,但請允許我提出一個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你如何確保在指揮多國聯軍時,能夠真正做到公平對待每一支部隊?畢竟在戰場上出現送死的任務並不稀奇,但如果部隊認為自己被當成了炮灰,那麼再好的戰略計劃也會在執行中崩潰。

你打算怎樣維持聯軍的一致士氣,讓聯軍真正團結在你的指揮下?”

會議廳內的空氣沉默了片刻。

陸凜將幾個軍事單位的標記丟在了沙盤上,連沙姆斯國王都抻著脖子仔細看去。

“這是‘矛頭’,”他指著第一支精銳部隊的標記,“由我的北部遠征軍組成,負責撕開錫安的防線。”

接著,他移動另一個標記:“這是‘矛身’,雙志新軍,作為預備隊隨時填補戰線缺口,擴大戰果。”

最後,他推出代表聯軍的標記:“這是‘盾牌’,由各國聯軍組成,負責鞏固陣地,保障後勤線。”

陸凜抬起頭,目光掃過全場,笑了笑:“戰爭中想要公平對待每一支部隊是不可能的,但如何確保全軍士氣卻很簡單。”

他的手指重重地點在“矛頭”上:“我和我的部隊,永遠衝在最前面,這就是我給各位的保證。”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