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車駛入哈巴羅夫斯克站臺時,凜冽的寒風裹挾著西伯利亞特有的粗糲感撲面而來。
鍾兆敏裹緊了大衣,走下站臺,目光掃過這座遠東重鎮略顯陳舊但充滿工業氣息的火車站。
她的眼神中帶著一絲長途跋涉後的疲憊,但更多的是一種審視和期待。
劉長河早已等候在站臺,看到秦遠和鍾兆敏一行人,立刻熱情地迎了上來。
“老闆!一路辛苦了!”劉長河滿臉笑容,目光在鍾兆敏身上停留了一瞬,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驚訝和探究。
“長河,這位是秋林糖果廠的鐘兆敏副廠長,技術專家,未來一段時間會在我們廠指導工作。”
秦遠簡單介紹道,“鍾廠長,這是劉長河,遠東格瓦斯食品有限公司的總裁助理,負責這邊的日常運營。”
“鍾廠長您好!久仰大名!”劉長河連忙伸出手,態度恭敬。
他雖不知詳情,但老闆如此鄭重介紹,此人絕對不簡單。
“劉助理客氣了。”鍾兆敏與他輕輕一握,聲音平靜,目光卻已越過劉長河,投向站外停著的幾輛伏爾加轎車,“先去廠裡看看吧。”
“好!車就在外面!”劉長河立刻應道。
車子駛離車站,很快抵達了位於哈巴羅夫斯克市郊的“遠東格瓦斯食品有限公司”——原巴羅耶夫麵包廠。
當鍾兆敏踏入廠區大門時,眼中閃過一絲真正的訝異。
與她預想中的破敗或混亂不同,眼前的廠區雖然建築略顯老舊,但被打理得井井有條。
積雪被清掃乾淨,露出硬化的地面。
原本空曠的場地劃分出了清晰的通道和功能區標識。
幾棟主廠房外牆雖然斑駁,但窗戶明亮,顯然經過了仔細的清潔。
空氣中瀰漫著新鮮出爐的麵包香氣,那是從改造後的麵包生產車間飄散出來的。
“鍾廠長,這邊請。”劉長河引著眾人走向最大的一棟廠房,“這邊是預留的格瓦斯生產車間。”
推開厚重的車間大門,一股混合著消毒水和嶄新金屬氣息的味道撲面而來。
寬敞的車間內部,地面光潔如新,顯然經過了徹底的清潔和防滑處理。
原有的麵包生產線裝置已被移走或拆除,騰出了大片空間。
最引人注目的是車間內已經安裝好的幾大功能區域的雛形框架:
水處理系統區、發酵系統區、灌裝包裝區、輔助裝置區。
整個車間佈局合理,動線清晰,雖然大部分關鍵裝置還在運輸途中,但基礎框架已經搭建完畢,水電管線也已鋪設到位,只待裝置安裝除錯。
“劉助理,你們準備得很充分!”鍾兆敏忍不住讚歎道,眼中流露出真正的欣賞。
能在這麼短時間內,將一個麵包廠改造成符合現代飲料生產基本要求的車間雛形,並且規劃得如此清晰合理,這絕非易事。
這需要極強的執行力、對工藝流程的理解以及對細節的把控。
劉長河被專家誇獎,臉上露出憨厚又自豪的笑容:“都是按老闆的要求做的,我們這段時間可沒閒著,把能做的都先做了,就等裝置和專家到位了!”
他接著彙報道:“原料方面,黑麥麵包、糖、還有您特別強調的特定酵母菌種,我都聯絡好了本地和莫斯科的供應商,第一批原料這兩天就能入庫。塑膠瓶生產線也已經談妥,裝置下週就能運到安裝。”
秦遠滿意地點點頭:“長河,做得很好。”
鍾兆敏走到巨大的發酵罐前,伸手摸了摸冰冷的罐壁,又環視了一圈車間,心中對這家“遠東格瓦斯食品有限公司”的評價又提升了幾分。
“鍾廠長,”秦遠走到她身邊,“裝置和菌種從冰城運過來還需要些時間。等裝置到齊安裝除錯好,大概需要多久能進行第一批試生產?”
他現在最關心的就是格瓦斯什麼時候能生產出來。
鍾兆敏略一沉吟,腦中快速過了一遍流程:“傳統工藝採用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發酵,總時長約72小時,其中主發酵階段就需要48小時。後續過濾、殺菌、混合、灌裝還需要時間。”
她話鋒一轉,語氣帶著專業自信:“不過,我們秋林廠經過改良,採用現代工業化流程和更高效的菌種,配合精準的溫控,可以將主發酵時間縮短至36小時。”
“加上後續工序的最佳化,從投料到成品灌裝完成,最快可以控制在48小時左右。”
“等裝置安裝除錯完畢,人員培訓到位,原料齊備,”鍾兆敏看向秦遠,目光篤定,“第一批合格的產品下線,不會超過一週!”
“好!”秦遠眼中精光一閃,“長河,你全力配合鍾廠長!裝置安裝、人員培訓、原料保障,一切以鍾廠長的要求為準!我要在一週後,看到第一批貼著‘遠東格瓦斯’標籤的產品下線!”
“是!老闆!保證完成任務!”劉長河挺直腰板,大聲應道。
鍾兆敏也被秦遠的雷厲風行所感染,點了點頭:“秦顧問放心,我會盡快拿出方案。”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